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 涂國彬
內地最新的通脹數據,視乎用何種標準來衡量,感覺自有不同。不是刻意捨易取難,但事實正是,同樣是通脹,若以消費物價指數(即CPI)來看,外界反應說是略高於預期,但若以生產物價指數(即PPI)來看,則又看成是低於預期。
這些高高低低,充斥於市面媒體的報道,但其實有多少人真正深究?說起來,本欄近兩周反覆論述,從內地經濟數據,以至美國經濟數據,看到一般所謂與市場預期比較這說法,本質上有一定困難之處。流行的比較方式,不一定錯,但肯定不是全對。今次繼續探討有關話題。
對於這些定時公布的數據,表面上,只要肯花點耐性,其實都不難明白。而所謂分析,顧名思義,自然是分而析之,從這些數字的組成部分,逐個仔細看,或起碼是有較大變動的部分開始起看,這亦是外界一般的做法,對於媒體報道,爭分奪秒,這樣更是必要的技巧,熟能生巧,來來去去那幾個部分,這次若有哪裡不同,立即可以知道。
細心一想,這樣的故事包裝,真的說明了什麼嗎?就以內地新鮮出爐的通脹數字,按照上述的所謂分析方法,其實不難看出哪些東西便宜多少或貴了多少,這樣那樣的漲價,便「解釋」了事情的變化。
然而,姑勿論這些物價指數是否真的可以把握到普遍物價水平的變動,這個技術細節可以按下不表,但整體物價的變化,與央行的貨幣供應,以至宏觀調控本身的目標,以及背後對將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方針,其實都是更重要的大題目。
數字有否衝突才值得思考
從這個大架構上看,個別數據的這次升跌和那次升跌,其實都不甚重要,但總括起來,個別數字能否如拼圖般各按其位地,安放在整幅大圖畫的合適位置,是否有衝突,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當然,這種思考不可能是條件反射式的理解,這一點對於習慣什麼都即食的市場參與者,可能是太過苛求了。
也不是說一般媒體和普通平民才會這樣,其實參與分析活動的分析師和經濟師,或多或少都有流水作業的傾向,這是專業分工的好處,也是其壞處。好是好在可以分而析之,如上述的那種分析,但壞處是見樹不見林,往往抓住了個別數據的某種變化,可能只是長時間下來的一點隨機變化,便好像真的見到什麼大事,這一種傾向很普遍,反正有了變化,便有「解釋」的需求,即使那種「解釋」其實沒有說過什麼內容,而只是把一條大數拆開為個別細數的總和。可不要小看這種工作,那需要專門訓練的。可是,說到底,大家若無法拋下每次發布數據便重新解讀一遍的習慣,那恐怕上述把握全局拼圖的技巧,將在專門分工下失傳,因為再沒有需求,便沒有供應了。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