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近年一些激進團體和人士,利用兩地交往中的一些衝突,上綱上線,大肆攻擊。他們表面是保衛香港本土利益,做的卻是挑撥兩地關係行徑。不能否認的是,近年所謂「本土」議題在香港社會確有一定市場,黃毓民也看準了「本土」議題有戲可唱,於是近日突然改變了政治路線,打出「本土」牌,說穿了就是藉此重新打響自己的招牌,激進的光譜已經被社民連、人民力量搶佔了,唯有將目光放在所謂「本土」路線之上。
人民力量的內鬥鬧劇終於暫告一段落,最終以黃毓民退黨結束。雖然黃毓民曾一度向「人力」主席劉嘉鴻與金主蕭若元開炮,意圖將主席拉下馬清洗現屆執委會,重演當年社民連「倒閣」一幕,但最終還是失敗了。諷刺的是,當年黃毓民創立「人力」時為怕重演社民連被「倒閣」的覆轍,於是設立了一個「四不像」制度,「人力」沒有黨員只有支持者,而權力又只集中在執委會身上,即是說黃毓民就算想發動黨員打倒中央,都是無能為力,結果儘管黃毓民四方奔走呼籲,卻未能動搖「人力」執委會分毫,更不要說將主席以至整個蕭若元派系拉下馬。
黃毓民不敵蕭派黯然退黨
更令黃毓民洩氣的是,他以為一提脫黨就會引發廣泛迴響,黨內執委及支持者必定會前仆後繼跟隨,令「人力」出現退黨潮。但最終跟隨他退出「人力」的只有其一名助理,不少支持者對於黃毓民既創黨又毀黨的做法不以為然,未有跟隨。更重要的是,蕭若元在與黃毓民開戰前早已做好萬全準備,特別是早已拉攏黃的親密戰友陳偉業,加上另一位立法會議員陳志全一直唯蕭若元馬首是瞻,令黃毓民辣手毀黨的圖謀落空。「人力」隨即大張旗鼓地舉行聯歡晚會,正有向黃毓民示威之意,表示沒有你「人力」依然過得很好,難怪黃毓民要在網台上酸溜溜地說再見不是朋友。
雖然黃毓民仍然口硬,表示退黨後仍然有力再創高峰,但問題是今非昔比,當年他在社民連是帶兵退黨,手下有兵有將,加上將陶君行打造成奸險小人,激發大批支持者激憤,另起爐灶沒有難度,甚至可以合縱連橫將多個激進政黨都包攬其中。但現在他卻是權鬥失敗,在蕭若元的部署之下失去了對「人力」的掌握力,當他要呼籲支持者共同進退後又乏人響應,再組政黨不是不可能,但要超過「人力」似乎機會不大。之前政壇有傳他會參與其愛徒黃洋達創立的「熱血公民」,但如此紆尊降貴,恐非「教主」所為,而且隨時會重演權鬥一幕。於是黃毓民決定以老巢「普羅政治學苑」為基地,並且投向所謂本土派以圖東山再起。
名為「本土派」實為投機派
事實上,什麼叫做「本土派」?社會根本沒有統一定義,但近年一些激進團體和人士,利用兩地交往中出現的一些衝突,例如水貨客、奶粉事件、內地旅客在港一些不文明表現,以至內地人來港買樓等事情大做文章,上綱上線,大肆攻擊,甚至演變成上水狙擊內地旅客的一幕。他們表面是保衛香港本土利益,做的卻是挑撥兩地關係的行徑。不能否認的是,近年所謂「本土」議題在香港社會確有一定市場,吸引了不少投機政客參與其中,公民黨在立法會選舉時高舉所謂「反赤化」旗幟,連新民主同盟的范國威也走出來以保衛「本土」的代言人自居。但范國威在民主黨、在地區上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聽他發表過什麼「本土」的政見及立場,現在眼見有政治油水可抽就急急轉軚,吃相太過難看,也說明所謂「本土派」之流實為投機派。
黃毓民也看準了「本土」議題有戲可唱,於是近日突然改變了政治路線,打出「本土」牌,表示要以本土利益為先云云,與范國威等一樣,黃毓民過去從來沒有什麼「本土」的政見,早年甚至對此嗤之以鼻,現在突然轉投「本土」陣營,說穿了就是藉此重新打響自己招牌。激進的光譜已經被社民連、人民力量搶佔了,唯有將目光放在所謂「本土」之上。但如果要問黃毓民何謂「本土」,恐怕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大概不外是保障港人利益,抗拒「赤化」云云,說來說去就是將其「去中國化」的路線換個名稱而已。名目變來變去,唯一不變的只有他的投機取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