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基本法》爭議問題的成因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6-10]     我要評論

孟 樓

 公民對國家的必要認同,是一個國家實行法治的基礎。不少人士指出,香港社會一些人士由於一些不盡相同的原因,對中央政府缺乏必要的信任、對國家缺乏必要的認同,甚至有一定的牴觸情緒,這是在《基本法》起草和實施過程中產生爭議的一個重要原因。

 回歸十多年來的《基本法》執法實踐史,可以說是一部風雨爭議史。為何制定時如此,實踐時還如此?我覺得主要原因如下:

正確認識《基本法》背景

 一、是「一國」高於「兩制」,抑或「兩制」大於「一國」?

 「一國」是「兩制」的前提,沒有「一國」就沒有「兩制」。「一國」和「兩制」不能相互割裂,更不能相互對立。「一國」就是要維護中央依法享有的權力,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安全。「兩制」就是要保障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權,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只有把以上兩個方面都落到實處,「一國兩制」的優越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給香港同胞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

 總之,香港特別行政區再「特別」,也不能「特別」到獨立或半獨立的政治實體的地位,再「特別」也無法越過它是中國單一制下的一種法律地位,相當於省、自治區、直轄市一級的地方行政區域這一底線。

 二、是用普通法系的精神解釋香港《基本法》,還是用大陸法系的精神解釋香港《基本法》?

 中國的法律傳統無疑屬於大陸法系,英國侵佔香港之後,香港的法律傳統變成了普通法系。而香港《基本法》從編纂技術來看,顯然屬於大陸法系。因此,本來應該用大陸法系的思維方式解讀《基本法》,但由於傳統的慣性作用和大陸法系知識的缺陷,不少香港人士卻慣於用普通法系的精神解讀《基本法》,結果爭議頻仍。

 那麼,究竟應該用普通法系的思維方式去解釋《基本法》,還是應該用大陸法系的思維方式去解釋《基本法》?我認為應該用後者,因為《基本法》是全國性法律,是中國憲法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基本上是按照大陸法系的思維方式制定的。梁愛詩女士也持這樣的觀點。她在《中央無意箝制香港民主進程》一文(載於香港《信報財經月刊》2012年4月號)中指出,如果以普通法來解釋《基本法》是有矛盾的,所以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法律解釋可以解決兩地的法律矛盾。

 三、是尊重「政治中國」,還是抗拒「政治中國」?

 公民對國家的必要認同,是一個國家實行法治的基礎。不少人士指出,香港社會一些人士由於一些不盡相同的原因,對中央政府缺乏必要的信任、對國家缺乏必要的認同,甚至有一定的牴觸情緒,這是在《基本法》起草和實施過程中產生爭議的一個重要原因。

 回歸以來,香港社會在「認同主權中國」、「融入經濟中國」、「熱愛山水中國」、「包容文化中國」方面,已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在「尊重政治中國」(即:理解、尊重中國的政治制度)方面還有較大差距,而這無疑會影響到《基本法》中體現「一國」原則內容的理解和貫徹落實。

客觀看待「政治中國」

 港人應該怎樣看待內地的政治制度(「政治中國」)?

 第一,「各處鄉村各處例」。即:人類的政治文明是多元的,須樹立包容不同的政治文明形式的胸懷。

 有史以來,人類的政治文明就是多種多樣的。世界五大文明古國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國和古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形式就明顯不同。近代以來的西方國家的政治文明形式照樣林林總總,英國、日本非要保留女王、天皇,實行君主立憲制;法國非要殺掉國王,實行共和制、半總統制;美國華盛頓謝絕人民要他當國王,實行了三權分立制,瑞士實行委員制政體。

 第二,「條條大道通羅馬」。即:各種不同的政治文明形式最終都是要走向每個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參見張一平《論世界歷史整體的不平衡性》,《江海學刊》2001年第3期)

 俗話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歷史是多樣性和統一性的有機結合(或曰歷史是多樣性的統一)。所謂多樣性,是說歷史的表現形式多姿多彩;所謂統一性,是指歷史的終極走向是每個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革命不能搞輸出,民主也不能搞押運,「人生而平等」,相信任何國家的人民都會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本國實際情況的良好發展道路。

 第三,「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即:美好的社會、美好的生活要經過一個不可避免的曲折過程才能實現。

 就拿普選來說,英國若從1215年《大憲章》算起,直到1969年才實現普選權,歷經700多年,若從1688年算起,也歷經281年之久;美國若從1776年宣佈獨立算起,直到1971年才實現普選權,歷經195年之久;法國若從1789年推翻舊王朝算起,直到1974年才實現普選權,也歷經185年之久。

 中國在世界上具有很多特殊性,例如,中國是四大或五大文明古國的僅存者,歷史傳統久遠沉重;中國人口13億,世界各國人口之最;中國同時進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和人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兩種轉型,舉世無雙。這些特殊性決定了中國的現代化必然是一長期、複雜的過程。

 只有樹立「各處鄉村各處例」、政治文明多元多樣的觀念,才會不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道路視為不同於西方的「怪物」;只有樹立「條條大道通羅馬」、尊重各國人民探索自由幸福之路的權利之觀念,才能尊重、善待「政治中國」;只有樹立「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觀念,才會寬容理解中國在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階段性問題。樹立了「各處鄉村各處例」、「條條大道通羅馬」、「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等觀念,才會積極促進「一國」和「兩制」的互補共贏、和諧發展。(本文轉載自《紫荊》,內文有刪減)

相關新聞
中央高度警惕外部勢力介入普選 (2013-06-10) (圖)
每周輿論動向:商討日變反對派「私人派對」 輿論要求戴耀廷回應質疑 (2013-06-10)
廿四味:商討日就是反對派「大雜燴」 有何代表性? (2013-06-10)
港台盡快簽署經貿協定 共建互惠多贏格局 (2013-06-10)
香港《基本法》爭議問題的成因 (2013-06-10)
外訪小投資 商機大回報 (2013-06-10)
西方走廊:「漁翁計」誘發日本右翼算「核帳」 (2013-06-10)
欺凌打壓「反佔中」力量不能得逞 (2013-06-08)
《基本法》的解釋在爭議中完善 (2013-06-08)
反對派的「真普選」是偽命題 (2013-06-08)
港情港事:「佔中」拆毀普選之橋 (2013-06-08)
來論:戴耀廷須回答「佔中」商討日六大疑問 (2013-06-07)
「佔領中環」抑或「佔領光環」? (2013-06-07)
廿四味:不應濫用特權法調查商交所 (2013-06-07)
解惑篇:香港應當有執政黨嗎? (2013-06-07)
西座內望:黃毓民權鬥失敗 借「本土」圖東山再起 (2013-06-07)
荒謬的泛政治化 (2013-06-07)
東張西望:制定港式醫保 優化公私雙軌制 (2013-06-07)
有法必依有罪必判 (2013-06-07)
守護香港家園 重振香港競爭優勢 (2013-06-0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