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薩其馬。網上圖片
青 絲
每天到公園做運動,都會看到一個老人於午後慢悠悠地登上小山,手上拎著一個裝有點心的紙袋。點心的樣式長年不變:一個薩其馬和一小瓶酸奶。到了半山的遮陽處,老人就會坐下來,在石凳上開始享用自己的下午茶。他吃薩其馬的方式尤為特別,是先揉碎揉散了,再一小塊一小塊地放在嘴裡咀嚼,像是要品咂出那種隨心飲食的美好。喧囂的時光,在那一刻,就沉寂在他莊嚴而肅穆的儀式裡。
我小時候不明白樣子誘人、味道甜美的薩其馬,為何會有一個如此怪異的名字,後來才知道是滿族食品,薩其馬是滿語名字。滿人信奉薩滿教,喜歡用奶油餑餑一類的糕點祭享,是盡人皆知的,薩其馬也是宗教祭品對於中國美食的一大貢獻,其酥鬆香軟、甜膩可人的味道,很少有人能夠抗拒。作為一件道地的北方點心,薩其馬在南方各地也是大受歡迎,還由此演化出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如流行於粵港澳一帶的蛋散,明顯就是受到薩其馬的啟發,兩者有著極為相似的美食基因。
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曰:「薩其馬乃滿洲餑餑,以冰糖、奶油合白麵為之,形如糯米,用不灰木烘爐烤熟,遂成方塊,甜膩可食。」清代的薩其馬不僅用料精良,還以焚燒無煙的木柴烘烤,以保證點心的口感純正。這種務求精美的作派,與唐代洛陽的貴家子弟,為免飲食帶有煙火氣,須以橄欖核燒炭烹煮飲食,頗為相似。
而見諸於民國文學作品裡的薩其馬,也與今時不同,是用炸過的細麵條拌上蜂蜜和奶油做成,上面還有葡萄乾、山楂絲、瓜子仁作為點綴,與南方用雞蛋和豬油揉麵,再搓成手指粗細的條炸酥,用麥芽糖黏附的廣式薩其瑪,風格迥異。因而,我少年時一直有個心願,想要嘗一嘗正宗的老北平薩其馬,後來到了北京,就興衝衝地去找,發現到處都是一樣的,想來原始版本的薩其馬已是蹤跡難尋,只能在想像中追思其古風古韻了。
過去的生活清苦,薩其馬在小孩子的心目中,屬於無上美味。人們走親戚,或臨時登門到朋友家作客,往食雜店買幾個薩其馬,用紙一包,就是很拿得出手的禮物。小孩子平時也不易吃到,通常只有春遊或秋遊,父母才會破費給小孩子買一兩塊。只有那些家境較為寬裕,牙口不好、味覺又淡的老人,才能時時享用。香甜黏軟的薩其馬,慢慢嚼食,除了能更好地體驗它的甜美香膩,也可以消磨很長時間。老人午睡起來,一壺釅茶,配一個薩其馬作為茶點,就足以度過一個悠閒寫意的下午。
如今的生活條件改善了,人人都能吃得起薩其馬,可是又有很多人嫌它甜而多脂,對健康不利。或許,美食就像人生,永遠都是如此的相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