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滬指昨日現回吐,收市跌1.62%。 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卓建安)內地於2003年和2011年分別推出QFII和RQFII,受內地經濟調控和股市下跌影響,QFII的發展不盡人意,反而RQFII的發展則較為迅速,特別是RQFII投資的A股實物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在港推出,市場逐步掀起A股ETF的熱潮。不過,最近,由於內地股市回落,RQFII則稍微沉寂下來。
QFII額度近半閒置
首批QFII早在2003年6月已獲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截至今年6月26日已有207家海外機構投資者獲批434.63億美元的投資額度,包括投資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退休基金、國家主權基金和央行等。不過,目前中國證監會給予QFII的額度達800億美元,國家外匯管理局僅批出434.63億美元,所佔額度約一半,而且就是所批出的434.63億美元額度,亦不是全部已投入內地市場。
昨日中國證監會將QFII額度由現時的800億美元大幅增加約9成至1,500億美元,其幅度不可謂不大,但目前800億美元的額度尚未用完,料短期對內地股市不會有太大的刺激。
至於RQFII,於2011年12月開始首先在香港試點實施,國家外匯管理局分別於2011年12月30日和2012年1月2日,先後批出兩批合共21家內地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在港設立的子公司擁有RQFII額度,當時的額度合共達200億元(人民幣,下同)。目前,中國證監會給予RQFII的額度已達2,700億元,截至今年6月2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已批出30家機構投資者合共1,049億元的RQFII額度,目前已大部分投資內地市場。
實物A股ETF一度熱炒
RQFII基金初期在港推出時,由於內地股市不景,加上基金主要投資內地債券,其剛剛推出時市場反應亦不是很理想。
RQFII基金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則應歸功於其實物A股ETF的推出,不過,去年7月17日華夏基金在港推出首隻RQFII投資的A股ETF—華夏滬深300(3188),市場反應亦是一般。直至10月下旬海外資金開始明顯流入香港,炒中國經濟見底復甦,RQFII投資的A股ETF逐步受到市場的關注,機構投資者認購越來越踴躍,四隻實物A股ETF的基金規模一再擴大,仍不能滿足要求。不過,最近由於內地股市回落令RQFII亦沉寂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