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財喜 中西區區議員 香港公共管治學會理事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每年都會對中國的城市進行競爭力調查,香港過去多年在城市競爭力都排名第一。競爭力的背後有文化、經濟、社會等因素,香港能否長久保持較高的競爭力?香港要怎樣方可以保持競爭力呢?我們在具有競爭力之餘又怎樣以此作為城市行銷的內容呢?這些問題都是要我們進行思考的。競爭力本身有著品牌效應,我們應該好好利用本身的競爭力進一步推銷香港,這樣才是充分利用本身競爭力的「正道」。
城市可以藉著各種不同的行銷方式,向外傳達自身的特殊和優越條件,並且建立獨特的城市形象,來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將一個城市作為市場導向的產品來推銷,並不是新鮮事物,例如德國的漢堡在1996年進行都市改造來進一步提升城市的競爭力。整體的做法是將城市的基礎建設、觀光名勝、都市形象等,向潛在的目標市場進行推銷之餘進一步鞏固現有的市場。為此政府必須為城市增加其吸引力及提高城市形象,讓「受眾」了解城市的獨特性。
內耗拉後腿 推銷力不足
近年韓國政府在推銷其城市及文化方面,成績突出。韓國城市文化,包括電視劇、食品、服裝,尤其是音樂及舞蹈(一個大叔騎馬舞就是例子,使韓國城市文化更為世人熟悉),讓我們感受到「韓流」的「衝擊」及「影響」。香港過去的「文化」輸出也有其獨特之處,香港的電影、音樂及次文化也有一定的影響力及吸引力。這些都是我們競爭力的一部分,有必要進一步提升。可惜,現在香港政界忙於「內耗」及互相「拉後腿」,政府也沒有周詳的推銷香港的計劃。我們看到鄰近地區的首長常粉墨登場為其城市「賣廣告」,例如台中市市長胡志強出現在為台中市旅遊宣傳的廣告中。筆者不是說一定要梁振英特首為香港拍廣告,然而,怎樣向外宣傳及推銷香港,也必須要有周詳的計劃。現時雖有資源投放在這一方面,不過沒有整合力量,效果不佳。特區政府有駐外辦事處,也有旅發局和貿發局等機構在外介紹香港,但推銷力度還是不足。
每一個城市都應為自己進行定位,即品牌、意象及認同的具體表現。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定位本身就是「形象商品」,是城市推銷策略的一環。城市往往可以藉著舉辦節慶嘉年華與大型活動,硬體上打造體育及文化設施。近日大球場由於草地問題而淪為國際笑話,設施管理也要進行檢討。軟件方面則以文化藝術為主軸內涵,來創造城市獨特的風貌活力,來達致推銷城市的目的,這也是提升地區創意特色與本身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香港這顆「東方之珠」,在回歸16年後也應該再擦亮一點,使其更加明亮發光。把「香港」作為品牌來經營及推廣,更應該提上議事日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