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8月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每周輿論動向:林慧思粗口辱警引發眾怒 特首廣聽意見有利政改討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8-05]     我要評論

文平理

 寶血會培靈學校女教師林慧思,日前在旺角鬧市因不滿警方封路處理青年關愛協會與法輪功的糾紛,不但強闖封鎖線,更不斷以粗言穢語辱罵警員,事件引起社會的強烈批評。輿論認為,身為教師的林慧思在大庭廣眾之下潑婦罵警的行為,不但有辱斯文,更向學生做出了一個極壞的「榜樣」,社會擔心滿腦偏激思想、滿口粗言的教師,如何培育學生正確的人生觀,樹立正確的公民意識?此外,特首日前宴請二十多名社會各界人士,政改更成討論焦點,輿論肯定特首與各界會面顯示推動政改的誠意,是次會面是一個好的開始,有利各界就政改問題交流意見,凝聚共識,為之後開展的政改諮詢做好準備。

 《成報》文章指出,「林慧思為人師表,竟在公眾地方不檢點,以粗言辱罵糾黨挑釁正在執行職務的警務人員,難言知書識禮,枉為人師,若不是林的身份被公開,還以為她是街頭流氓。流氓老師,滿口污穢,有失文明,誤人子弟。更諷刺的是林慧思任教的寶血會培靈學校於2010-2011年奪得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德育及公民教育),而林慧思更為獲獎團隊成員,真是人不可貌相,與影片中女主角粗言穢語橫飛的潑婦形象格格不入,林慧思的陰暗面性格深藏不露,雙面人老師不知所謂,真叫該校學生及家長擔憂。」

「盲撐」粗口教師凸顯政治化困境

 《信報》署名文章則對一些因政治偏見而「盲撐」粗口教師感到悲哀,「當一切政治化了,只有『大是大非』、非黑即白,每個人都只能歸邊取態。政治立場是決定性的,沒有人再討論,這女教師有沒尊重過警員的執法權?闖進警戒線,是不是故意挑釁?辱罵警員合理嗎?當眾講粗口可符合教師身份?這就是目下香港的政治暴力,再也容納不了理性討論;最令人感到悲哀的是,一些曾為大家尊重的評論人,像李怡和黎則奮都『蘋果化』了,全身投入這瘋狂的捧角泥潭中,無以自拔,不但瞎捧女教師,還去攻擊受辱的警察,歪理媚俗,對比他們二三十年前寫的文章,真有天壤之別。一個人只要政治立場正確,就可以『不拘小節』,一切行為都合理化,這是多麼幼稚和野蠻的邏輯。」

 《都市日報》署名文章指出,「不少人批評她的行為時─哪怕被視為『攻擊言論』─只視她『為人師表』或『專業人士』,不應如何如何,但即使一個普通師奶,你也不應隨意侮辱人!其實,她是被其政治立場牽著鼻子走而已。就事論事,我倒為當時幾位值班警員的克制和忍辱鼓掌,其中有位穿白衣制服者更不停強調:『我是香港警察』。今日香港,遊行示威無日無之,我們能有今天的自由環境及和平秩序,不能說沒有警務人員的功勞。」

粗鄙文化禍害社會

 《頭條日報》署名文章則憂慮粗鄙文化禍害社會,「今天,『人民力量』和社民連在政治舞台上不停推動粗鄙文化,傳媒樂此不疲予以報道而不加批判,老師和學生經常接收這類訊息,會否在習以為常下,而也被這種文化潛移默化,成為個人言行的常態?學校、老師如何可以抵擋這種文化的侵蝕?葉建源會否認同這是一個值得認真探討的課題?會否願意帶動這一討論,幫助學校、老師強化良好榜樣之風?讓粗鄙文化在香港萌芽生根,是殘害下一代之始,老師們有責任樹立良好榜樣,這為教育之義。林慧思以自己的爆粗事件引以為誡,其他老師其實也可將之作為提醒自己和學生,言行要謹慎的社會標準,我們對粗鄙文化應是零容忍呀!」

 《星島日報》署名文章引述教界人士評語,「同教育界友好傾開,她指林慧思作為德育及公民教育教師,不應公然以粗言穢語辱罵他人,更何況她指罵的是執法的警察」。文章說,林慧思以言語暴力,在情在理都不符合教師身份,「若耳濡目染把挑戰法紀合理化,絕對是身教言教的不當示範』。友好坦言,以往學生不當行為的網上短片屢見不鮮,今次事件反映教師忽略了網路世界的威力,『現在是網路時代,人人均隨時被攝錄上網,教師要求學生謹行慎言,自己亦務必警惕,否則後果可超乎想像』。」

吸納各界意見 推動落實普選

 對於特首梁振英上周在禮賓府宴請政界人士及學者,就政改聽取意見,《成報》社評認為,「今次是特首和『泛民』溝通的好開始,期望雙方可以較寬鬆的立場討論政改問題」。「此次餐聚,特首應視為吸納政界意見的機會。政府在制訂政策過程中,要透過不同形式與立法會議員討論有關構思和建議;政府提出條例草案後,須與議員商討有關草案的政策理念及具體條文,通過這渠道凝聚意見和達致共識。」

 《星島日報》社評指出,由於政改方案須獲立法會通過,各大政黨的參與不可或缺,一大挑戰是如何找出大家都同意的遊戲規則,「為了確保諮詢要夠廣泛反映民意,成員不限於政黨,如何確定成員組合,以及確保『人多口雜』下每位成員的意見都獲得尊重,都考驗組織者能力。」也有輿論指出,「一頓飯不可能解決什麼問題,但會面、對話、溝通的確比什麼都重要,更比猜疑、對立有意義得多;應該相信,在促成二○一七特首普選和維護繁榮安定這一事關全港市民福祉的重大議題上,特區政府和各方人士包括『泛民』,今後是『有得傾』的。」

相關新聞
每周輿論動向:林慧思粗口辱警引發眾怒 特首廣聽意見有利政改討論 (2013-08-05)
廿四味:「教師粗口辱警有理論」是為「佔中」造勢 (2013-08-05)
李源潮為香港青少年指明正確發展方向 (2013-08-05)
和諧共融實踐「一國兩制」 (2013-08-05)
西方走廊:「警匪一體」 白宮誠信破產「倒計時」 (2013-08-05)
雪泥鴻爪:上好人生重要一課 (2013-08-05)
我國現代化波濤中的香港傳奇 (2013-08-05)
自留地:一場動人賽事 一座驚心球場 (2013-08-03)
管見集:「不民主原罪論」企圖否定《基本法》 (2013-08-03)
打造城市品牌 提升香港競爭力 (2013-08-03)
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進入「深水區」 (2013-08-03)
來論:《蘋果》為何對林慧思潑婦罵警由批評轉為吹捧? (2013-08-02)
廿四味:劉慧卿的政黨執政模式行不通 (2013-08-02)
莫乃光議員的言論代表美國利益 (2013-08-02)
以嶄新視野和政策 推動廢物循環再造業 (2013-08-02)
「佔領中環」三箭齊發張聲勢 (2013-08-02)
怎樣使港人認識「一國」 (2013-08-02)
來論:林慧思潑婦罵警枉為人師 反對派袒護惹眾怒 (2013-08-01)
廿四味: 對夏千福聽其言觀其行 (2013-08-01)
環球視野:穩增長與上下限 (2013-08-0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