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前進進近年致力推廣「新文本運動」。
近日,香港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推出了「新文本戲劇節2013」的頭炮演出《漂流》。自2012年開始,前進進推出為期三年的「新文本運動」,以讀劇、主題戲劇節、資料庫、教育及外展活動、研討會等形式,開拓一種全新的創作視野與美學風格。
前進進近年推廣的「新文本」,主要借鑑歐陸近二十年來湧現的劇場新文本(New Writing)創作,嘗試以語言為探索核心與藝術中介,扣問劇場與時代的關係。根據前進進「新文本工作室」自己的解釋,對於芸芸歐陸新文本的作品來說:「關懷時代,是他們的共同特色。他們關心的是,話語在社會上的運作方式,語言背後的權力運作……他們的作品,大氣磅礡,擲地有聲,有至誠的關注,有動人的深情,或以敘事結合議論,或並置不同的觀點,形成語言論述的對峙,激化不同立場之間的差異。他們相信,新時代的劇作家必須在劇場尋找新的表達方法,追求更深刻的體驗,打造更大的對話空間。」「新文本運動」的演出,有翻譯自歐陸新文本的作品,也有「新文本工作室」成員的原創之作,而潘詩韻的新作《漂流》(由李鎮洲導演),正是其中之一。
呈現內在狀態
《漂流》的文本主要根據前捷克總統哈維爾的《獄中書簡──致妻子奧爾嘉》,透過七封書簡,呈現哈維爾妻子奧爾嘉在丈夫入獄期間的所思所感。哈維爾當年因為與其他政治異見分子發表《七七憲章》而鋃鐺下獄,但有趣的是,在潘詩韻的筆下,重點卻放在妻子奧爾嘉在此特殊的「漂流」下,她是如何思考二人的關係,以及自身的狀態。政治關乎公義、平等與民主等抽象的價值與理念,也關乎社會上權力的具體運作、建構與重構,但人類在既近且遠的政治底下,到底處於怎樣的精神狀態呢?跟標榜正邪對陣的典型英雄悲劇不同,《漂流》更關注這些政治運動人物的內在狀態,尤其是在一般政治敘述中每每僅處於從屬位置的「偉大男人背後的女人」。
在這七封書簡,創作人基本上以妻子奧爾嘉為藍本,再輔以歷史以及現實中種種同類的政治異見者伴侶的形象,融合成一個綜合的理想原型(Ideal Type)。換言之,《漂流》中妻子的角色,更多地指涉某種特殊的精神狀態,現實中是否真有其人,並非關鍵。所以當飾演妻子的禤思敏以平頭與一身清瘦亮相,重點並不在於形象跟現實有否對應,而是在於這些形象到底呈現了怎樣的精神狀態?就此而論,《漂流》甫一開始便通過上述的形象,非常有力地帶出了女主角的精神狀態。
始終有點隔
有趣的是,除了頭場與結尾之外,在大部分的時間,《漂流》都選擇了以國語作為女主角的主要演出語言。可以理解,對於移居台灣並於當地工作的禤思敏來說,國語頗能體現出某種跟演出女主角相近的漂流狀態。但或許因為國語始終不是禤思敏的母語,禤思敏在演出的大部份時間,更多是努力說好國語,結果是語言與心靈之間始終有點隔。
同樣的問題,似乎體現在編劇潘詩韻的身上。雖然,表面看來,潘詩韻的一口白話還算不錯,但在細節上,卻似乎有不少尚待琢磨的空間。然而,語言是靈魂的居所,對於並非以國語為母語的編劇來說,也實在有點為難吧。 ■文:小西
本欄隔周見報,由本地知名評論人小西與梁偉詩輪流執筆,帶來關於舞台的熱辣酷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