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樹根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本港反對派政黨糾纏於「你告我、我告你」的惡作劇遊戲當中,即使將來中央給予香港普選,也只會淪為劣質民主示範,於港無益。民主政治的真諦是要理性務實、講道理、以觀點去說服市民支持;一味靠耍手段、胡亂舉報別人以達抹黑目的的「低階」政客,最終只會陷於「狼來了」的困局,失去市民的支持和信任。
記得去年反對派政客喜歡透過入稟法院和司法覆核去拖延政府的政策和工程,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以及最近的大埔龍尾泳灘等經過法定諮詢和環評通過上馬的工程,皆難逃反對派大狀和政客的司法覆核魔手。而繼濫用司法資源後,反對派政棍最新的玩意是濫到廉署舉報,以打擊貪污為借口,實則劍指自己不喜歡的政治人物或官員,藉胡亂舉報令其陷入貪污受查疑雲,再聯結反動傳媒大肆宣傳,以收摧毀他人名聲之效。例如早前反對派接連向廉署舉報現任特首梁振英、林奮強、張震遠、陳茂波等,令人憂慮廉署及法院已被反對派利用作政治鬥爭的工具。
廉署無可避免捲入政治漩渦
作為廉署貪污諮詢委員會成員,筆者對於市民積極前往廉署舉報懷疑貪污個案,是表示歡迎的,因為這有助監察社會的貪污情況,維護香港的廉潔核心價值。但對於坊間擔心廉署變質,淪為政黨進行政治打壓的工具,筆者則認為不必過慮,因為鑑於廉署的法定職責,實難以與政治爭議完全脫離關係,故不應因為有政黨濫用廉署舉報的渠道,就因噎廢食,嚇怕市民不再去積極舉報貪污個案,或要求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作出舉報的人事後作出道歉。
廉政公署作為本港防治貪污的機構,負責執行《防止賄賂條例》及《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令廉署無可避免地捲入政治爭拗漩渦當中。回歸後多次選舉,部分候選人喜歡以賄選的罪名向廉署舉報對手,即使其手握的證據並不充分,但舉報卻可令對手陷入「被『老廉』邀請飲咖啡」的嫌疑中,藉此打擊其誠信和支持度,間接令自己得益。例如去年的特首選舉和立法會選舉,都有候選人到廉署舉報對手涉及「黑金政治」和「種票疑雲」。
廉署持平公正處理投訴減少滋擾
雖然筆者認為廉署和法院皆無法避免去處理這些具政治目的的惡意舉報,但並不等於我認同那些不負責任的政客濫用公家資源、濫用廉署和法援資源去打擊對手的行為,因為這種做法只會影響到真正有需要處理的個案。當然,要在鼓勵市民踴躍舉報貪污與避免濫用舉報手段之間取得平衡,還需依靠政客們的自律才成。短期治標方法,廉署應研究如何以持平和公正的態度,加快程序審視一些備受爭議的投訴個案的可信性,若發現屬惡意虛報或證據不足,應公開拒絕受理的原因,以減少對被惡意投訴人士的傷害和困擾。
歸根究底,若本港反對派政黨仍糾纏於這種「你告我、我告你」的惡作劇遊戲當中,即使將來中央給予香港普選,也只會淪為劣質民主示範,於港無益。民主政治的真諦是要理性務實、講道理、以觀點去說服市民支持;一味靠耍手段、胡亂舉報別人以達抹黑目的的「低階」政客,最終只會陷於「狼來了」的困局,失去市民的支持和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