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版畫與印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8-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送子男及送子女印版

 資料介紹,版畫的興起是與印刷術的發明和應用密不可分的。早在唐代,木版印刷已用作印刷與佛教相關的經文和畫像,以弘揚宗教;宋代以後,木版印刷已普及至印製民間的年畫、人物畫、小說插圖等不同範疇的作品,下至明清時期,隨著印刷技術的提升,版畫的內容以至題材更為廣泛,除傳統的門神畫、年畫以外,亦有不少以反映民間生活面貌、民俗文化的創作,是別具地方風俗特色的傳統民間藝術。

 資料還顯示,中國傳統木版印刷藝術源遠流長,自唐代以來,因佛教大盛,已出現不少以宗教為題材的版畫。下迄宋明以後,社會的開放與商業經濟的發展,加上明清時期民間作坊大量出現,印刷技術的不斷改良,木版畫的題材漸趨多元,從傳統的門神、灶君、佛道神仙肖像紙馬,及至反映民間風俗、生活的作品,既具備裝飾功能,亦蘊藏美好的祝願。

 今次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的民間木版畫展覽,多位嘉賓出席開幕典禮,包括署理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文化)吳志華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系主任黎志添教授、博物館專家顧問楊春棠,以及香港文化博物館總館長黃秀蘭。

 在開幕禮上,主禮嘉賓透露,為方便不同需要的人士參觀展覽,香港文化博物館與香港展能藝術會合作,首次在展覽中加入通達服務。服務包括加入版畫複製品和觸感圖,讓視障人士、長者,甚至一般市民擁有另類欣賞展品的體驗,透過觸感來認識傳統木印版畫;而經特別訓練的導賞員會以簡潔文字把展品的視覺元素描述出來,使視障人士對展品有更明確的想像和了解。

文、圖:徐全

相關新聞
印畫中的家庭、倫理與信仰 「闔家平安—館藏中國傳統民間木版畫」展 (2013-08-24) (圖)
版畫與印刷 (2013-08-24) (圖)
墨緣佛事,萬字經塔:萬德法師的文化修行 (2013-08-19) (圖)
汶上寶相寺佛牙 見證滄桑利益眾生 (2013-08-19) (圖)
「這不是藝術,而是沉甸甸的歷史」 (2013-08-14) (圖)
記者手記:勝利日的文化警醒 (2013-08-14) (圖)
乾陵大猜想:追隨唐代人的精神和夢想 (2013-08-05) (圖)
唐陵典範 「露天石雕博物館」 (2013-08-05) (圖)
無字碑之謎 (2013-08-05) (圖)
六十一蕃臣像無頭之謎 (2013-08-05) (圖)
乾陵地宮寶藏之謎 (2013-08-05) (圖)
乾陵為何未被盜掘 (2013-08-05) (圖)
武則天時代的風貌 (2013-08-05) (圖)
小影片 大歷史——紀錄片《老兵》中的守望者 (2013-07-22) (圖)
專家評述:《老兵》承載歷史敘述 (2013-07-22) (圖)
記者手記:愛國是微觀而崇高的 (2013-07-22) (圖)
縮小的歷史 複製的現實——微縮模型藝術背後的文化探析 (2013-07-08) (圖)
佈展孫文,更多是歷史的意義與價值 (2013-07-08) (圖)
最後的文化告別,永恆的文人感傷 (2013-06-24) (圖)
告別之後的反思 (2013-06-2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