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送子男及送子女印版
資料介紹,版畫的興起是與印刷術的發明和應用密不可分的。早在唐代,木版印刷已用作印刷與佛教相關的經文和畫像,以弘揚宗教;宋代以後,木版印刷已普及至印製民間的年畫、人物畫、小說插圖等不同範疇的作品,下至明清時期,隨著印刷技術的提升,版畫的內容以至題材更為廣泛,除傳統的門神畫、年畫以外,亦有不少以反映民間生活面貌、民俗文化的創作,是別具地方風俗特色的傳統民間藝術。
資料還顯示,中國傳統木版印刷藝術源遠流長,自唐代以來,因佛教大盛,已出現不少以宗教為題材的版畫。下迄宋明以後,社會的開放與商業經濟的發展,加上明清時期民間作坊大量出現,印刷技術的不斷改良,木版畫的題材漸趨多元,從傳統的門神、灶君、佛道神仙肖像紙馬,及至反映民間風俗、生活的作品,既具備裝飾功能,亦蘊藏美好的祝願。
今次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的民間木版畫展覽,多位嘉賓出席開幕典禮,包括署理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副署長(文化)吳志華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系主任黎志添教授、博物館專家顧問楊春棠,以及香港文化博物館總館長黃秀蘭。
在開幕禮上,主禮嘉賓透露,為方便不同需要的人士參觀展覽,香港文化博物館與香港展能藝術會合作,首次在展覽中加入通達服務。服務包括加入版畫複製品和觸感圖,讓視障人士、長者,甚至一般市民擁有另類欣賞展品的體驗,透過觸感來認識傳統木印版畫;而經特別訓練的導賞員會以簡潔文字把展品的視覺元素描述出來,使視障人士對展品有更明確的想像和了解。
文、圖:徐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