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紀念碑,遊走在歷史的輪迴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9-0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深圳大鵬村山林之中,矗立著旅美華僑出資修建的抗戰陣亡烈士紀念碑。

 華僑、政府、民眾——這是當年對日抗戰時期非常重要的三個部分。他們對戰爭各有不同的理解,但卻都以紀念碑的方式去為那個時代下了腳註。曾經有一部反思二戰的日本電影,叫做《緬甸豎琴》。其中的主人公,不忍看到因為戰爭而遍佈各處的軍人屍體無人處理,而決定在戰後留在緬甸,完成掩埋工作。現實中,總是有日本人不斷地到緬甸等地去祭拜焚香。甚至在滇西抗戰之後,中國在雲南騰沖國殤墓園修建的「倭塚」,亦有日人前來哀祭。

 中國是戰勝國。勝利者,更應當對自己的歷史充滿自信。或許,正是因為對這些記錄當年戰爭和軍人付出的紀念碑的遺忘,導致了一些人對戰爭的麻木,難以意識和體會到戰火的殘酷、生命的無價以及和平的可貴。對日抗戰,被簡化為影視劇、小說、舞台劇或廣告。歷史的傳承需要文化的載體。但這些藝術載體中,部分作品充斥的不是人文思考,而是調侃式的喜劇幽默。這種以「抗日神劇」為方式來詮釋戰爭的做法,根本不是緬懷,而是對歷史的一種廉價消費和踐踏。

 同樣,排外的非理性情緒,極端的抵制日貨行動,對同胞日系汽車的損毀,是無法造就出國家的強大、國民素質的提升以及文明先進社會的建立,也不一定給國人帶來真正的民族自豪感。一方面高呼「愛國」,但另一方面對中國抗戰時期的紀念建築甚至參加過抗戰的老戰士本身不聞不問,這種部分人表裡不一的虛偽心態,尤為值得警惕和反對。

 這些紀念碑,已經遊走在歷史的輪迴中。每一個人,都是歷史的參與者、見證者和創造者。今人如何對待歷史,後人就將怎樣對待當下。

相關新聞
尋找被遺忘的抗戰紀念碑 (2013-09-02) (圖)
紀念碑,遊走在歷史的輪迴中 (2013-09-02) (圖)
清代宮廷服飾的歷史探微 (2013-08-31) (圖)
「十二章紋」與政治認同 (2013-08-31) (圖)
記者手記:宮廷服飾背後的懷古 (2013-08-31) (圖)
印畫中的家庭、倫理與信仰 「闔家平安—館藏中國傳統民間木版畫」展 (2013-08-24) (圖)
版畫與印刷 (2013-08-24) (圖)
墨緣佛事,萬字經塔:萬德法師的文化修行 (2013-08-19) (圖)
汶上寶相寺佛牙 見證滄桑利益眾生 (2013-08-19) (圖)
「這不是藝術,而是沉甸甸的歷史」 (2013-08-14) (圖)
記者手記:勝利日的文化警醒 (2013-08-14) (圖)
乾陵大猜想:追隨唐代人的精神和夢想 (2013-08-05) (圖)
唐陵典範 「露天石雕博物館」 (2013-08-05) (圖)
無字碑之謎 (2013-08-05) (圖)
六十一蕃臣像無頭之謎 (2013-08-05) (圖)
乾陵地宮寶藏之謎 (2013-08-05) (圖)
乾陵為何未被盜掘 (2013-08-05) (圖)
武則天時代的風貌 (2013-08-05) (圖)
小影片 大歷史——紀錄片《老兵》中的守望者 (2013-07-22) (圖)
專家評述:《老兵》承載歷史敘述 (2013-07-2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