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EOS董事總經理曾智仁指,本港及內地兩地法制不同,令港商更難追收欠款。 張偉民 攝
俗語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講到「追數」,不少人會聯想到「打爛仔架」,其實今時今日不少港商已衝出香港,生意遍及海內外。然而外頭商界三山五嶽,有無數愛拖數的牛鬼蛇神!故衍生出專門管理應收帳,以及追壞帳的公司。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方楚茵
據專門追收壞帳的「追數專家」EOS董事總經理曾智仁指,貿易交流頻繁,但愈來愈多內地買家拖數、走數,來自內地的壞帳高達四成。偏偏港商對管理應收帳及壞帳方面較保守,很多公司幾乎沒有措施避免壞帳出現,又習慣依賴幾個大客仔,風險不分散,追數只「打個電話追吓」,一旦遇上大額拖數周轉不靈就要關門大吉了。
應收帳要專門管理
曾智仁指,港商慣用內部追收壞帳,然而中小企內部員工非專業追數佬,經驗淺,追海外欠款缺乏技巧,又可能因時差、地域文化差異而產生問題,更怕得罪客戶只敢斷斷續續地追,最後追成爛帳。不想公司因為被拖數而陷財困,或者難得遇上新買家時又要擔心其付款能力,曾氏建議,預防勝於治療!要做精明生意佬就要識以下幾招。
第一招:查信貸報告
和內地企業交易前,可先向專業管理應收帳或財務顧問諮詢對方信貸報告,以了解其成立背景、資產、財務狀況及信貸紀錄,若有拖數紀錄就要謹慎應對。但曾氏指,即使手持對方報告,中小企亦未必懂分析。而且由買方主動提供或港商自行取得的資料有限,多為財務報表、信用資料、政府機構廠商資料,或經實地訪查及由其他供應商、銀行互相照會得知,但多數內地或海外買家的資料都「水分」充足,一般公司難辨真偽。
第二招:應收帳融資
下一步就可找專門管理應收帳公司做應收帳融資,把出貨所收取的應收帳款債權轉讓予應收帳公司或銀行,將買方的信用風險轉嫁給予應收帳公司或銀行承擔,同時可讓本身完全回收貨款,減少逾期帳款損失,提高公司資金周轉能力。
第三招:尋風險轉嫁
雖說風險轉嫁,但應收帳公司亦非來者不拒,在受理交易前都會先作審核,因應買家的信用情況、交易條件、實際交易情況及實地視察雙方的廠房等再決定承購額度及預支金額,此舉亦有助港商篩選優質可靠買家。一能改善現金流而不會增加負債,二能省去擔保及抵押品,無需額外買出口信用保險。一般銀行的信用保障保障額可達無爭議應收帳款金額約90%,而部分應收帳公司更可達100%。
第四招:法規要搞清
若然中招則應及早追數。據早前港大與EOS合作的調查顯示,有達6成客戶未能在合約訂明的賒帳期限前「找數」。即使出現拖數,港商亦未必有意識將之撥為壞帳,往往要等近7個月才當壞帳跟進。曾氏指,可能因為律師費昂貴,有達66%公司派內部員工追收壞帳,只有14%會採法律行動。偏偏港商又不熟悉外地法規,混淆追數年期錯過了期限。他教路,港商一定要增加對合約的了解,內地交易基本逾2年即過法定追數期,若涉及海外交易就以4年為限,一般帳齡超過6個月,成功收帳機率已跌至不足5成。
第五招:追數員訓練
曾氏指,若派內部員工追數,切忌只抓住一個接頭人猛追,要懂得轉彎,其實「當拖數期愈長,就需要向對方公司高層反映」。他強調,以不同形式向對方上層反映非不禮貌表現,從以往經驗反映,有時拖數非公司問題,可能是基層有意拖延,或只屬誤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