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浩
加入香港電視接近兩年,這兩年來幾乎每天都馬不停蹄的在趕劇,下月公司又將開拍三部新劇,包括蒙嘉慧與林文龍合作的《天網》、以性為題材的《大眾情性》及以夜班工作為題的《Night Shift》。大眾都很好奇,既然免費牌照尚未發出,又何需急於生產這麼多劇集?但實情是我們的存貨並沒有想像中多。假如政府正式宣佈發牌,依照目前港人看電視的慣例,每逢周一至周五播放兩線劇集,一個月二十二日就需要播放四十多小時的劇集,若不增加貨量,現有的存貨,不足半年就會播清。
兩年來的努力,只得這麼少量的存貨,原因是起初大家過檔時都經歷了一段頗長的摸索階段,直至摸清方向,劇本又要經過千錘百煉,公司並沒有因為要儲存貨量,而把要求降低,反而精益求精,為使劇情更為緊湊,不惜把首輪創作的劇集,大幅刪剪,由原本的二十集剪輯成十幾集,甚至有部分由廿幾集剪成不足十集。
為使拍攝的效果更佳,拍攝期更加有增無減,每集的拍攝需時五點五至六組,一般計算一組為十二小時,有時可能更長,觀眾欣賞一小時的劇集,背後的拍攝時間就超過七十小時,這還未計算事前的排練和準備功夫,還有後期製作,包括剪接、配音、效果、音樂等等。
劇本的要求提升了,本來應當相對增加創作時間,但這樣就會令產量減少。存貨量不足,我們即使不能夠增加生產,至少也不能縮減產量。但劇本是一劇之本,要保持劇本質素,也絕不能壓縮創作時間,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擴組,即是以前由一組編劇在半年時間內創作二十集劇集,現在將之分拆為兩小組,同時創作兩部劇集,拆組後每組編劇的人手減少了,每組所創作的集數會作出輕微調節,於是在不壓縮創作期的情況下,也可以保持產量。
不過,編劇也會有流失的。是流失,而不是裁員。其實各行各業都會有員工自動流失,員工覺得工作性質不適合自己,或者工作做得太久生厭,甚至結婚生仔,都是員工自動流失的原因,編劇行業也不例外,於是最近又要忙於招聘人手。編劇人才並不是一時三刻就可以培育出來,新人要上手也得花上三幾年時間,請舊人是最好不過的,不過想請熟手技工,也就更困難。兩年前的挖角潮,如果都無法將之撬走,今時今日將更難請其過檔,一些習慣「撈散」的編劇,不喜歡受公司束縛,想他埋班也談何容易。
同行個個都在問有無編劇介紹?全行都在鬧編劇荒,試想想全香港有多少個電視編劇?昔日只得一間電視台,我真心認為香港暫時仍然只得一間電視台,但這個平台將要開放,需求突然倍增,其實就連導演、副導、製片、梳頭、化妝、服裝全行都缺人。早前就有專職「撈散」的朋友,向我發出求救訊號,希望我可以幫手或至少介紹編劇給他,可惜兩樣我都幫不上,因為這刻我也在等候援兵。
又一個開夜的晚上,我幻想有一隊「雷霆救兵」從天而降,可以助我連度包寫,這樣我就可以早點回家服侍貓地,擁著他們安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