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文憑試已舉辦兩屆,卷二作文一直備受關注。從設題方面看,可以得見考評局對考生的要求較以往更高─考生不僅掌握記敘、描寫、議論等基礎能力,還須深刻反思。倘若同學僅以會考標準要求自己,要獲取佳績,恐未能如願。
當中最令考生惆悵的,應該是中國文化元素的融入。首屆文憑試第一題要求考生描寫呈現「中國文化可貴的一面」的「唐老師」,可嚇煞了一群身先士卒的「白老鼠」。而第二屆更直截了當,要求考生記敘從活動醒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但是,難道中國文化真的如此虛無可怕嗎?
中國文化的內涵廣博豐富,一如飲食、衣著,皆為「文化」之一。但要深刻地描寫蘭州拉麵、福州魚丸,或是玄衣纁裳、赤舄絢履,既要突出其可貴之處,又要從「平日待人接物」中體會,實非易事。那麼,可推想考評局所要求的並非這些,而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類的道德價值及情操。
理解文章鋪排 熟悉相關概念
說到道德情操,我們可以信手拈來仁、義、禮、智、信之類的概念,但在芸芸考生當中,怎樣才能突圍而出?筆者認為關鍵有二:1. 對題目的理解及文章的鋪排;2. 是否熟悉相關概念。
「唐老師」一題關鍵字甚多,如「不喜歡說大道理」、「平日」等。因此,唐老師斷不能是終日說教的道學先生,而考生描寫的片段也不能是特例,否則與「平日」相去甚遠。至於「可貴」二字,亦宜斟酌一番─這種文化是現代人忽略的嗎?還是日益消亡,亟待傳承推廣?同學在寫作前宜用心剪裁。
此外,倘若考生熟悉有關概念,相信更易得到青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應如何理解?它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有關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這種推己及人的精神的拓展嗎?要豐富這方面的內涵,除多閱讀,別無他法。倘能引用原典,則更上一層了。
■邱嘉耀 中文科5**狀元
(逢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