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家重點實驗室昨日開幕,科大校長陳繁昌(右三)、創新科署署長王榮珍(右二)等出席開幕禮。彭子文 攝
——獲科技部批准 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顯示技術(Displays Technology)於數碼科技佔有絕對的關鍵位置,隨著智能手機、手提電腦、相機等產品普及,更需創新技術突破,香港對這方面的研發擔當重要角色。科技大學早前獲國家科技部批准,設立「先進顯示與光電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昨日舉行開幕禮。實驗室主任郭海成指,將主力研發「綠色顯示」項目,包括廣獲三星手機採用的低耗電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AMOLED)顯示屏,以及超薄可彎曲的電子「紙」。按照實驗室人員研發速度,預料3年後便可做到把耗電量減至現時五分一至三分一。若獲手機屏幕採用,屆時單次充電壽命或可長達9日。
電子顯示屏現為全國4大進口商品之一,近年內地大力推動有關產業發展,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重點之一,巿場發展潛力龐大。一直領導科大相關研究的郭海成形容,「內地正不惜工本,不斷在這行業大額投資,甚至令全球感到懼怕」。他表示,台灣是顯示屏產業發展較早的地區,但若內地與香港加強合作研發,推動顯示屏創新研究,估計一年至兩年後,整體行業便能超越台灣。
是次科大實驗室與中山大學顯示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結成夥伴。校長陳繁昌指,這合作除了能建立技術研創、促進顯示產業發展外,亦可加強人才培育,提升學生在顯示技術上的研發技能。科大顯示技術研發具國際領先水平,近10多年來,論文已達2,000篇,取得美國及中國專利逾160項,微顯示發明也獲先進的Google Glass採用作組件。新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更是人強馬壯,包括「OLED之父」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鄧青雲,4位IEEE院士、3位美國物理學會院士等。
與內地齊發展電子「紙」
對於實驗室發展,郭海成透露,將包括TFT薄膜晶體管、第三代OLED、LCD技術、視頻訊息處理、納米光學等5大研究領域,多個項目均圍繞「綠色顯示」,減低能源消耗。他表示,相比用電消耗較高、使用過程中流失95%電能的LCD顯示屏,以低耗電量為賣點的AMOLED近年受業界重視。三星手機屏幕便佔全球AMOLED使用率九成,所以實驗室將致力研發省電LCD,同時開展AMOLED科研項目;未來亦會進一步與內地及業界合作,發展超薄可彎曲的電子「紙」。
料3年後耗電減至五分一
郭海成進一步舉例指,現時一般50吋電視機需要300伏特電量。按現有研發理論,有機會降低九成,至30伏特,即一個燈泡的用電量。科大團隊正努力克服技術困難,按照現時進展速度,估計3年後耗電量可減至現有的五分一至三分一,「若用於手機屏幕,原充電後可使用3日,轉為『綠色顯示』便可增加至少3倍,長達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