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英國為強化干預香港政改探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0-02]     我要評論

林東曉

 9月14日,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國務大臣施維爾在香港《明報》、《南華早報》分別以中英文發表《選舉、民主與香港的未來》一文,稱英國有責任要求中國履行《中英聯合聲明》關於「確保香港的高度自治、基本權利和自由」的承諾,普選方案「應予香港人一個真正的選擇」,對此英國「隨時準備提供任何支援」。該文同時公佈於英國政府的網站。

 這是2003年以來,英國政府罕見的直接發聲干預香港政制發展、挑戰中國政府底線的舉動。一是該文發表的時機極為敏感。時值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剛剛警告美國駐港官員勿插手香港內部事務之後,英國首相卡梅倫可能在年底訪華之前,文章又特意選在「世界民主日」前夕拋出。二是該文代表英國官方高層的立場。「政改須在符合《基本法》規定下,由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府以及香港人決定,但重要的是,任何方案都應予港人一個真正的選擇,讓他們能真正主導自己的未來」一段,外交大臣夏偉林在7月15日向國會提交的《香港半年報告》序言中就曾說過。在香港政改討論日趨白熱化的時間節點,美、英政府從幕後走到台前,加緊介入特區政改事務,顯示他們對政改的興趣和實際影響力,值得注意。

加大干預力度或已準備到位

 一是主要操盤手就位。夏千福是朝鮮半島問題六方會談美國代表團的特使,中美關係及亞洲安全問題專家,曾任海軍參謀總長外交政策顧問,橫跨軍政兩界。1984年加入美國政府,曾派駐北京、廣州、台灣、伊拉克和前蘇聯,能講廣東話、普通話及俄語,說他是「中國通」名副其實,說他是對付中俄的「老搞手」也不為過。美國將這麼重要的角色派至香港,對夏的期望是高是低一眼可知。施維爾2012年9月獲委任,其職務、風格與身份也顯示來頭不小。作為英國外相的副手,施除分管遠東、印度事務之外,還負責拉丁美洲及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今年3月份,英國在馬島操辦了一次決定該島是否維持英國海外領土政治地位的「全民公投」,在馬島總共三千餘名島民均為英裔的情況下,結果自然令英國滿意。這次只會增加英佔「正當性」的公投,功勞簿上自然少不了施維爾的一筆。英國政府讓分管馬島事務的高層外交官員負責對港事務,如此人事安排所折射的戰略佈局,值得玩味。加上施一貫「大炮」作風,好撰文臧否別國內政,近期曾對緬甸的民主發展速度表示不滿,數天前又對日本執行死刑表示遺憾。對於香港政改這一題材豐富而敏感的話題,施動口、動手的舉動或陸續有來。另,多家媒體披露施與香港英資太古集團Swire家族有親戚關係。

 二是干預香港事務的手段多樣、力度加強。首先是給予香港反對派精神、道義上的支持。例如,8月28日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發表《我有一個夢想》演說50周年時,其長子接受香港《蘋果日報》專訪稱,「佔中」要以「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前赴後繼參與抗爭,達目標方休」。這便是精神支持的典型例子。其次是由西方媒體充當反對派的「喉舌」。本次施維爾刊文後,美國之音、BBC(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法廣中文網、德國之聲等迅速跟進,在報道該文時還加上香港反對派的附和評論。事實上,在香港政治發展的關鍵時刻,西方媒體總是站在香港反對派的立場上賣力宣傳,充當急先鋒的角色。去年梁振英當選特首後,美國《時代》周刊便刊發封面報道,唱衰新一屆特區政府。其三,在官方的定期報告中對香港事務指指點點。美國有每年發表的《中國人權白皮書》、《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年度報告》、《美中經濟安全報告》,英國有政府向國會提交的《香港半年報告》。這些報告或全文、或闢專門章節對香港政治事務進行評論。作為一種技術性的手法,措辭激烈的段落一般援引非政府組織(如香港記者協會、民陣)等的相關報告,也轉述媒體的說法。

 前述三種手段中,美、英政府還是給自己掛上一層窗戶紙。但是夏千福、施維爾等人近期的表現,則顯示美、英當局已經從幕後衝到前台。他們赤膊上陣,對香港的政治發展「直抒胸臆」,無視香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的政治現實,慷他人之慨稱要給「港人真正的選擇」。同時,在插手香港政改的問題上,外部干預勢力有聯手、合流之勢頭,美、英官員就已互為犄角。這顯示美英干涉力度已然加強。

 三是可能打出「經濟牌」。施維爾在文中提及「約1,000家英國企業以香港為基地,當中有許多更在此設立地區總部」,「一個明確的政制方案對企業和投資者信心尤為重要」,「民主是我們未來繁榮的關鍵,把我們緊連一起」。施在文中還說,已準備好對香港政改「隨時提供任何支援」。這令人猜測,撤資是不是也屬於支援香港反對派的一種手段?無獨有偶,夏千福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尊重公認的基本自由」鞏固了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地位,「很榮幸能親歷香港民主發展的一個新階段,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走向真正的普選。」這除了標榜自身是香港政改的持份者,為干預言行找依據外,也將西方版的「民主」、「自由」等價值觀念生硬地與「繁榮」掛u,似乎只有實行「真正的普選」(實際就是反對派有資格參選的普選),他們眼中的香港才稱得上「國際都會」,他們才會繼續與香港「緊連一起」。

港政改必須排除外國干擾

 在香港實現普選,既不是前港英當局的恩賜,也不是外國勢力施壓下的回應,而是中國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基本法》中做出的莊重承諾。這是一項開創中國歷史的偉大工程,也是「一國兩制」偉大實踐的新篇章。外國人在其中沒有任何角色,「完全是中國人範圍內的一件事」。

 香港反對派與其向外國乞援,不如展示誠意與中央及特區政府建立互信。香港人都有責任在邁向普選的過程中扮演建設性的角色。政制發展需要互信,社會撕裂就沒有共識,挾洋自重、升高與政府的對抗於政改無益。反對陣營中的有識之士如湯家驊也認為外國插手「幫倒忙」,「佔中」發起人陳健民直指外國「援助」有損中央與反對派的互信。因此,承認並遵守《基本法》,在此基礎上再談學習國際選舉經驗,是推動普選的最近路徑,也是務實之途。  (本文轉載自10月號《紫荊》雜誌,內容有刪減)

相關新聞
來論:中央誠意普選無「心魔」 需除「心魔」的是反對派 (2013-10-02)
廿四味:鄭宇碩領頭「國殤」遊行 還稱尊重中央權力? (2013-10-02)
志強時評:「流血論」揭穿「和平佔中」謊言 (2013-10-02)
英國為強化干預香港政改探路 (2013-10-02)
揚清激濁:滬自貿區將為香港帶來商機 (2013-10-02)
西方走廊:巨額「誠信債務」壓彎美國「腰桿」 (2013-10-02)
戴耀廷煽動港人流血「佔中」居心險惡 (2013-10-01)
解惑篇:立法會應當降低法定人數嗎? (2013-10-01)
政經多面體:派錢脫貧 必須慎思 (2013-10-01)
港情港事:喜迎國慶節 同圓中國夢 (2013-10-01)
每周輿論動向:夏千福「寧靜革命」充滿殺機 輿論警告其懸崖勒馬 (2013-09-30)
廿四味:陳日君意圖扮演香港教區「慈禧太后」 (2013-09-30)
香港首次制定官方貧窮線—作用和價值 (2013-09-30) (圖)
李源潮表達中央殷切期待 港澳僑界為圓中國夢作新貢獻 (2013-09-30)
管見集:夏千福推動親美者做特首有何後果? (2013-09-30)
政府應全面規劃土地開發與人口發展 (2013-09-30)
校園不應成為「佔中」的孕育場 (2013-09-30)
環球視野:安倍妄圖復辟軍國主義的內因探源 (2013-09-28)
西座內望:激進反對派三大陣營互爭票源你死我活 (2013-09-28)
紓緩「輸在起跑線」比貧窮線重要 (2013-09-2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