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廿四味:李怡與《蘋果》借海難慘劇「反共」冷血可恥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0-03]     我要評論

卓 偉

 《蘋果日報》昨日借南丫島海難一周年慘劇大做文章,大字標題指責「冷血政府 不悼港殤」,批評梁振英「冷待港殤」,在致辭時「隻字不提」事件云云。《蘋果》的說法是含血噴人,事實是特首梁振英日前已在網誌上表達對慘劇的哀悼,對遇難者家屬表達深切的慰問,並承諾會做好跟進工作,請問如何「隻字不提」,「態度冷漠」?所謂「冷血」又從何說起?

 特區政府與港人對於遇難者家屬的喪親之痛感同身受,但唯獨是《蘋果日報》和李怡之流,卻不斷利用慘劇上綱上線,不斷「消費」遇難者,為了「反共」、「反政府」目的三番四次勾起家屬傷痛,才是真正的冷血。昨日李怡在《蘋果》的社論就是一篇無恥之極的冷血文章,他將海難與國慶煙花聯繫在一起,他說「海難與煙花匯演是有關連的,如果沒有煙花,就不會實行海面管制,造成擁擠;如果沒有煙花,海難船就不須趕回去。如果不是適逢10.1,今年的海難日特區政府就不會刻意淡化事件。」李怡將海難歸咎於國慶煙花,然後得出國慶煙花是造成慘劇的「罪魁禍首」,意思是家屬應該向特區政府和中央追究責任,這不但是在愚弄及利用受害者,更是反共反昏了腦,反共反得失去了理智的表現。

 這次嚴重的海難涉及多個成因,目前特區政府正在進行全面調查,以便堵塞漏洞、杜絕隱患。但不論最後結論如何,都不可能是因為國慶煙花而造成慘劇,否則維港不時都有煙花匯演,何以過去沒有發生這樣的海難?而特區政府也沒有故意淡化事件,並且積極徹查事故還家屬一個交待,李怡的說法不但是捏造事實,顛倒是非,更是別有用心,故意將海難與國慶扯上關係,更要求永久「取消國慶煙花,並以悼念儀式代替」,言下之意就是要將國慶變成「國殤」、「港殤」,配合支聯會等的「反共」鬧劇,鼓吹「去中國化」。李怡繞了一個大圈,還是回到「反共」的主題,要「共同努力的目標,就是使中國,不,是中共國,離我們遠點」。所謂悼念死者不過是他們用作「反共」的工具而已。

 事實上,李怡與《蘋果日報》「消費」慘劇,利用死者抽水,以達到一己政治目的早已屢見不鮮。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翌日,李怡就在《蘋果日報》的社論上提出喪心病狂的「天譴論」,攻擊中華民族「多行不義必自斃」,還說甚麼地震、雪災、通脹、股票下跌、火車出軌等等,都是「天譴」中國;他又說愛國是「死老鼠」。李怡種種泯滅人性的謬論,令人髮指,引起社會的強烈義憤和譴責。現在他又借南丫島海難一周年慘劇,攻擊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這些言論不啻是要在遇難者家屬的傷口上灑鹽,將他們變成李怡的「反共」道具,每當有需要的時候,就將他們拿出來「消費」一番,令家屬再一次感受喪親之痛。李怡都有親人,試問一個正常的人怎可能說出這樣泯滅人性的話來?

 借海難抽水的其實不只李怡一人,在國慶當天衝擊會場的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也是一丘之貉。記得在海難發生後,特首梁振英立即趕到海怡碼頭視察情況,但黃之鋒第一時間做的,卻是在其facebook留言,並非為死難者致哀,亦非為救援人員打氣,而是語帶遺憾地說了一句「梁振英去了海怡,可惜我不在家」。這句說話相當冷血,黃之鋒的意思是如果他在家,就可以趁梁振英到海怡時向他示威,在這位自稱為基督徒的心中,人命反不及向梁振英示威重要。《蘋果日報》、李怡、黃之鋒之流喪心病狂的行為,完全是讓政治偏見蒙蔽了理智,失去了做人應有的道德底線。

相關新聞
龍聲飛揚:「流血論」暴露「佔中」是「港版顏色革命」 (2013-10-03) (圖)
廿四味:李怡與《蘋果》借海難慘劇「反共」冷血可恥 (2013-10-03)
管見集:「政黨輪流執政」論符合《基本法》嗎? (2013-10-03)
警惕奪權陷阱 勿當「佔中」棋子 (2013-10-03)
西座內望:林慧思、「蘭花系」與黃毓民 (2013-10-03)
東張西望:破除反對思維 垃圾處理才有出路 (2013-10-03)
雪泥鴻爪:弱國無外交 公平靠實力 (2013-10-03)
來論:中央誠意普選無「心魔」 需除「心魔」的是反對派 (2013-10-02)
廿四味:鄭宇碩領頭「國殤」遊行 還稱尊重中央權力? (2013-10-02)
志強時評:「流血論」揭穿「和平佔中」謊言 (2013-10-02)
英國為強化干預香港政改探路 (2013-10-02)
揚清激濁:滬自貿區將為香港帶來商機 (2013-10-02)
西方走廊:巨額「誠信債務」壓彎美國「腰桿」 (2013-10-02)
戴耀廷煽動港人流血「佔中」居心險惡 (2013-10-01)
解惑篇:立法會應當降低法定人數嗎? (2013-10-01)
政經多面體:派錢脫貧 必須慎思 (2013-10-01)
港情港事:喜迎國慶節 同圓中國夢 (2013-10-01)
每周輿論動向:夏千福「寧靜革命」充滿殺機 輿論警告其懸崖勒馬 (2013-09-30)
廿四味:陳日君意圖扮演香港教區「慈禧太后」 (2013-09-30)
香港首次制定官方貧窮線—作用和價值 (2013-09-3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