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表示,雖然他本人並未非常積極地推動「減辣」,但作為行業一分子,應為行業說話。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涂若奔)政府推出多項「辣招」調控樓市,在政界、商界和學界均有不同意見。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昨日表示,雖然他本人並未非常積極地推動「減辣」,但作為行業一分子,應為行業說話。他聲稱「我不擔心辣招不撤,由法律通過之日起計,我立此存照,兩年之內會被撤銷。因為它的負面影響在兩年之內會反映出來,屆時除非政府真是傻的,否則它都會承受不住壓力,被迫撤招」。
施永青:樓價上升因「量寬」
施永青認為,由2011年起至今,炒賣活動已基本絕跡,樓價上升的重要原因是全球實行「量化寬鬆」政策所致。在貨幣大量增加的形勢下,「香港的中產階級有權因應金融市場的轉變做一個保護,將部分資產以房屋的形式儲存,這是香港中產階級應有的權利」。他又稱,「樓價高,你買不起是好事,到時候不會中招,內地人由他去買囉,(反正)他錢多。」
對於「港人優先,自用優先」,施永青稱完全贊成,但強調應由政府來實行,即政府新批的土地應該港人優先、自用優先。他稱,現時「港人港地」可以賣給投資者,政府自己的土地未能完全實行「港人港地」,反而要犧牲小業主的利益,令其買樓時已與內地客競爭而付出代價,賣樓的機會又被減少,對小業主不公平。
何濼生:恐全部趕走實力買家
嶺南大學經濟學系系主任何濼生也表示,擔心「辣招」將有實力買家全部趕走,無法承擔風險的人反而入市。有些買家借二按買樓,借錢比重達9成,一旦樓價下跌,這些人將會淪為負資產。他又稱,作為經濟學者,認為控制需求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價錢,「價錢高了,需求自然會窒礙,沒實力的人就不敢買了。讓樓市自由發揮,不能承擔風險、買不起的人暫時退出市場,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
他稱1979年時本港樓價升幅為43%,1980年為36%,1981年為23%。當時的港督的應對之策並非推「辣招」,而是「非常果斷地大幅增加土地供應,一年就推出百餘公頃土地,而且三年之內就能起到公屋」。他又稱,對於金管局控制按揭成數「絕對贊成而且讚賞」,「我真的很奇怪,再推出辣招做甚麼?讓浮動樓價去控制需求,才是最有效、最安全和最公平的做法」。
立法會議員謝偉俊則從法律角度指出,基本法第105條規定保護所有私人和法人的財產,而「辣招」影響了非永久居民買樓,甚至面對歧視性待遇,有限公司的利益也不受保護;第25條亦規定,香港居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永久或非永久,都應在法律面前平等,印花稅針對在香港未住滿7年的非永久居民,明顯是有問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