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為了多認識學生,張琳會於午膳時間與學生聊天。 彭子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內地生來港讀書已不容易,留下來當老師,更要迎接不少挑戰。張琳除了要學習廣東話,也要解決因為廣東話不標準,被學生取笑的問題。張琳認為,只要向學生解釋她也在學習階段,引導他們學會包容與尊重,語言不會成為雙方溝通的障礙。
張琳能操流利的英語及普通話,來港後才開始學習廣東話。在教學初期,「唔鹹唔淡」的廣東話便成為她面對學生的一大挑戰;「剛任教的時候,有些學生知道我是新老師,加上我的廣東話不標準,上課時會取笑我的口音,例如將『身體』,讀成『心體』,亦有些較頑皮的學生會以欠交功課,挑戰我的底線」。因口音被學生取笑,令她一度感到尷尬。
現在,每任教新一批學生,她都會跟學生直言:「老師的廣東話有不足之處,正努力改進,就正如同學們也在學習英語一樣,所以希望大家可以互相包容、互相尊重。」看到學生上課時的疲憊,張琳又會以其獨有的「口音」故意叫錯學生的名字,引來班上陣陣的笑聲。
她表示,只要適當教導學生,學會包容與尊重,其不標準的廣東話,不會阻礙她與學生的溝通。因此她選擇用「口音」與學生開玩笑,既可增加課堂的互動,亦可將原本令人尷尬的場面轉化為充滿樂趣的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