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文星級學堂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文識趣:咬句嚼字略文意 解讀比喻知道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1-13]     我要評論

 閱讀文言篇章,最忌「有句而無篇」,即只懂埋首句式,咬文嚼字,而忽略文章之整體。古人行文,最重立意,故閱讀須抓緊整體文意,方為上策。其實,凡涉及說理的文言文章,比喻論證似乎是必然的說理技巧。故解讀比喻,其實亦在解讀文章欲說明的道理。

 所謂比喻論證,亦稱「喻證法」,即以打比方的形式以證明論點的論證方法。比喻論證的好處在於能以易於理解和淺顯的事物,說明複雜深刻的事理。此外,比喻論證有助將抽象的道理具體化,深入淺出,所謂「喻巧而理至」。

 解答此類題目,須先綜觀全文,了解故事背景,以掌握文章要旨。後找出本體和喻體之間的內在聯繫及共同特點,配合原文思路脈絡稍加推敲。如此,則文章主旨論點便迅速掌握。現舉《說苑.正諫》一文示範答題要點: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儒子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遊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旁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題目一:作者用「螳螂」和「黃雀」比喻甚麼?(4分)

 題解:作答此類題目,先須處理形式問題。須先點明比喻所指人事物,具體闡述。根據文意,少儒子以「螳螂」與「黃雀」為喻其實別具深意。旨在提醒吳王莫作「螳螂」,因為有隱患「黃雀」在後虎視眈眈。少儒子希望藉以委婉地說服吳王放棄攻打楚國。其實,根據文意,螳螂與黃雀同為瞻前不顧後,也同為別人身後虎視眈眈的敵人。惟因題目只點出螳螂與黃雀的關係,故答題只須就此關係而言。

 答案評分準則:「螳螂」比喻目光短淺,只見眼前利益、不知身後禍患的人;「黃雀」比喻身後的危險與虎視眈眈的敵人。

 題目二:少儒子欲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之事說明甚麼道理?(4分)

 題解:處理此類提問,須將比喻化作具普遍意義的人生道理,作為指導人生的思想。此外,更須針對作者的動機,考慮其說話對象。更重要是,答案須緊扣比喻欲針對的問題。

 答案評分準則:少儒子欲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之事向吳王說明在處理事情須深思熟慮,瞻前顧後,不應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後之患。如吳王堅持攻打楚國,必如螳螂只顧捕蟬,而忘他國對吳國之虎視眈眈,後患無窮。 ■謝旭博士

作者簡介:香港中文大學客席講師,教授中國文化與通識課程。考評局資深主考員與閱卷員、專欄作家。哲學博士、文學碩士。「通識教室」中國語文科與通識教育科名師。

隔星期三見報

相關新聞
名師應試錦囊:寫作看「大小鳥籠」 悟三大關鍵 (2013-11-13) (圖)
學通成語 (2013-11-13) (圖)
古文識趣:咬句嚼字略文意 解讀比喻知道理 (2013-11-13)
尖子教路:改善綜合能力 須操卷刨佳作 (2013-11-13)
文化拾穗:「不羈」莊子 《齊物論》道人生悲苦 (2013-11-13)
名師應試錦囊:理解中心思想 「不放鬆」連接詞 (2013-11-06) (圖)
尖子教路:卷五「拉分」關鍵 切忌虎頭蛇尾 (2013-11-06)
戒掉錯別字 (2013-11-06) (圖)
操「弗」文言文:李世民畏魏徵 司馬光 (2013-11-06) (圖)
言必有「中」:安慰人有技巧 5類禮節語幫到手 (2013-11-06) (圖)
名師應試錦囊:文言文詞解題 寫兩字取一分 (2013-10-30) (圖)
拆解同義詞 (2013-10-30) (圖)
尖子教路:卷四改制是利或弊 (2013-10-30)
古文識趣:人物傳記 首重辨識性格 (2013-10-30)
文化拾穗:合二姓之好 激情轉恩情 (2013-10-30) (圖)
名師應試錦囊:抒情文二分法 情理VS敘事 (2013-10-23) (圖)
尖子教路:口試縱被挑釁 仍須保持微笑 (2013-10-23)
言必有「中」:口書結合 誕普通話 (2013-10-23) (圖)
學通成語 (2013-10-23) (圖)
操「弗」文言文:永某氏之鼠 柳宗元 (2013-10-2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文星級學堂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