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一部《爸媽不在家》,「新加坡電影」第一次躍入世人眼簾。八十後導演陳哲藝,十年前開始拍短片,今年交出第一部長篇作品,收穫無數掌聲,並成為各大影展的座上客。
訪問時,他時而低頭思考,時而指手畫腳,時而自嘲「拍電影的人都是犯賤。」但「犯賤」的人偏偏拍了一部真誠的電影,並以一個菲傭的視角,透視上世紀九十年代新加坡的面貌。■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伍麗微 圖:Golden Scene 鳴謝:百老匯The One
「這是一個很卑微的小品。」陳哲藝坦言自己並沒有野心,只是想拍一個很誠懇的故事,因而可以預料,電影沒有華麗的佈景,沒有巨星加持,也沒有太多技巧。他花了兩年時間寫劇本,用了十個月從二十多間小學裡挑出許家樂,最後在一個空房子裡搭出場景,在短短二十五天內拍出一個年代。
「新加坡變得太快了。」印象中的新加坡已不復見,導演說「拍得很辛苦」,因為他只能憑回憶和舊照片捕捉那個年代的質感,拍出消失的色調與情懷。
時代蛻變中
電影取材自陳哲藝兒時與菲傭相處的片段,刻劃了新加坡家庭在九七金融風暴下面臨的困境與暗湧。小男孩許家樂對菲傭泰莉介入家庭的抗拒與接受,母親面對工作壓力與泰莉母性「威脅」的忐忑不安,父親被裁投資失敗的落泊迷惘,家庭風暴一觸即發。香港人看荂A覺得特別親切。爸媽不在家、菲傭照顧孩子、金融風暴下的人心思變,電影恰恰也是香港昔日的對照。
「新加坡與香港的社會問題非常像。」上世紀九十年代菲傭家庭的普遍,之後全力發展經濟、人口迅速增長,近兩三年因移民人口太多爆發強烈的種族矛盾,華人排斥華人,彼此開始「找不同」。現在的新加坡對陳哲藝而言很陌生,離開故鄉去英國讀書,中間不過兩三年時間,但回來一看,有了「劇變」,放眼都是新的大廈、新的基建。
電影中新加坡味道最濃烈的,是家樂一家人那口交雜荋雲q話與英文的語言,但這些特徵,也隨虓s加坡政府打壓方言而慢慢消失。導演說,現在的新加坡人只會說英文,電影幾乎似看英語片。「新加坡以前分英校和華校,戲裡的家庭是讀華校的,現在已經沒有華校,只剩華語這個科目。」
以前的公公婆婆只會說方言,現在年輕一代操茯y利的英文,國家變得愈來愈國際化,但陳哲藝卻有點迷惘,對現在的新加坡「失去了方向」,沒辦法拍當下。「我會繼續說新的故事,但要搞清楚現在發生甚麼事。」
單純說故事
《爸媽不在家》乍看與許鞍華的《桃姐》風格很像,都是小品,都以刻劃人情為主,但陳哲藝的鏡頭更乾淨利落,更輕描淡寫。「桃姐上演時,我已經開始拍攝了。」他不否認自己鍾愛細膩、人文的題材。「這部片的企圖很單純,以前我拍短片會玩一些風格,但這次我在美術、攝影方面,都沒有去耍鏡頭,我不想有任何做作的地方,這是我的故事,我要扎扎穩穩地把它拍出來。」風格平淡,色調偏黃,沒有浪漫化一個年代,也不「show off」。「拍電影很多時都會想秀東西,但我不想這樣做。」
在拍短片的過程裡,他反而會嘗試不同的東西,但「一個故事會引導你去怎麼拍它。」這個故事很個人,「我不可能去設計它,這會看起來很假。」甚麼樣的導演,便拍出甚麼樣的電影,陳哲藝能夠得到觀眾的歡心,也是因為「很純粹」。
這也與導演的個人喜好相關。比起大部分喜歡看英語片的新加坡觀眾,他反而喜歡台灣侯孝賢、楊德昌、李安這一批導演。
只想拍電影
新加坡的電影史很短,只有十多二十年。小時候他沒想過要拍電影,反而熱衷於參加舞台演出,以為長大後自己會進劇場,演舞台劇。讀書時要修英國文學,心知讀莎士比亞是劇場工作者必修之課,但他偏偏非常討厭莎士比亞,就跑去拍電影。誰知,19歲拍了第一部片,2007年憑短片《阿x》奪康城影展短片金棕櫚獎,29歲拍《爸媽不在家》,再奪康城影展金攝影機獎。
不過電影這口飯吃得不容易,《阿x》之後,他拍了十部短片,其中《霧》更入圍柏林影展競賽單元,但並沒有為他帶來轉機,他虧錢虧慘了。「我用自己的存款來拍片,曾經窮到銀行戶口只剩100塊,新加坡也有類似於『八達通』的交通卡,我每次增值都不會多於50塊。」即使如此,他還是要拍,「我除了拍片,其他東西都不會做欸。我會做飯,如果有一天我拍不成電影,可能開一家餐廳。」他很直接地說,除了拍電影,沒有其他想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