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賢
商業社會,沒有無緣無故的事。近來徐小鳳頻頻曝光,自是為了宣傳演唱會。她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我們這輩人,年輕時的生活總跟她沾上邊。
一九八九年我路過英國,去倫敦探個香港朋友。他其時與太太已在那邊工作了一段日子,有兩個小孩,算是安定下來。香港自不時有親友去看他,於是開車去希斯路機場接人送人,變成他常做的事。後來說起那段日子,他一個人開車去機場接人,或送機後獨自開車回家,在車裡就會反覆播徐小鳳的錄音帶。倫敦的冬天,有時三點就天黑,還會下雨。我們都想像到狹小車廂裡獨作異鄉人的感受。
還有一幕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也跟徐小鳳有關。有次從灣仔坐小巴去薄扶林,經過中環鏞記門口那條斜路,車總要停一停上落客。那時小鳳姐很紅,小巴司機在播她的歌,好像是《風的季節》。在斜路開車之後,車上有人開始跟着唱起來,其他十個八個乘客竟也跟着齊聲唱起來,是完全自發的卡拉OK,愈唱愈興起,全首唱完為止,非常不可思議。現在的香港,已不可能出現這種場面了。首先是找不到大家都懂得唱又喜歡唱的歌,二是我們已像失去童真的人,滿腔怒火混合愁苦,真有人在車上唱歌,我們要謾罵、瞪眼和塞耳也來不及,更遑論以歡喜心去欣賞。
徐小鳳近年的演唱會我去過,並不喜歡,太缺時代氣息。觀眾是矛盾和貪心的,雖說是懷舊,但也要新酒,不能光吃老本。
最近聽到她在電台談到梅艷芳,說本來並不相識,梅艷芳成名之後,有次一起唱K,梅為她打鼓伴奏,她印象很深。可惜她說得太少。二人命運之相同相異,可寫小說。
她還選播了《情比雨絲》。這本是她原唱,後來梅艷芳也唱過,比原唱更有味道。不過小鳳姐對這歌的感覺很有意思。她說有些歌你聽過之後,旋律在耳邊會不斷升起、旋轉。《情比雨絲》就是這種歌,多年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