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化博物館:「香江琴緣」


放大圖片

■琴人彈奏自己斲製的古琴。

「琴」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之一,歷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現在通稱「古琴」。傳統文人多通曉「琴、棋、書、畫」,琴居此「四藝」之首,在中國文化具特殊地位。2003年,古琴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欣賞古琴藝術時,除了可研究琴人技巧與演繹,更不可忽略斲(「斲」音琢,是「劈、削」的意思,古人慣稱造琴為斲琴)琴的藝術本身即是一種集木藝、漆藝、書法、音樂的傳統造琴藝術,製作出的琴器都是精緻的藝術品。在香港,一直有琴人將「斲琴」和「彈琴」藝術傳承,不但將兩者結合,親手斲琴給自己彈奏,而且將斲琴本身視為一種藝術創作。當中一位將畢生的熱誠貫注於宏揚古琴藝術的琴人蔡昌壽,除了成立蔡昌壽斲琴學會外,更在年屆八十歲仍然堅持每周親自將畢生所學「口傳心授」予一眾本地琴人,培養斲琴人才,薪傳古琴文化。  

這場展覽的主題圍繞斲琴和彈琴藝術,以「傳統手工藝」和「表演藝術」兩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結合為切入點,貫串琴人、琴器、琴絃、琴曲、琴譜,把古琴的結構、彈奏特色,以及在現今社會的傳承都一一羅列,帶大家走進清幽淡雅的古琴世界。展覽的其中一個亮點是重構的斲琴工作間,觀眾可以從重構的斲琴工作間,認識製造古琴的主要工序和技巧,感受清音背後斲琴人的靈心巧手。

相關新聞
新年伊始 有哪些展覽可看? (圖)
「針情線韻:中國少數民族服飾與背帶」
《瞇》:日常經驗的抽象表達 (圖)
「瞇」多媒體展覽及聲光藝術表演
M+!M+! (圖)
「構。建M+:博物館設計方案及建築藏品」
文化博物館:「香江琴緣」 (圖)
「香江琴緣」展覽
漢雅軒30周年:何為「中國當代」? (圖)
「漢雅一百:偏好」展覽 (圖)
「漢雅一百:偏好」學術架構 (圖)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針情線韻」 (圖)
百家廊:羅漢堂裡數羅漢
翠袖乾坤:聖誕有禮
海闊天空:文化藝術回饋社會
琴台客聚:吳昊談風月 (圖)
杜亦有道:畢家索便是畢加索
思旋天地:故鄉水甜 故鄉情濃
淑梅足跡:吃的教育
歷史與空間:黃河從這裡流過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