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慶
去北京的遊客,很少有人不去香山公園遊覽的。因為它峰巒疊翠,泉沛林茂,鳥啼蟲鳴,文物古蹟豐富,人文底蘊深厚,亭台樓閣遍佈,古樹名木眾多,是一座著名的具有皇家園林特色的大型山林公園。香山不僅是著名的賞楓景點,更是充滿佛教傳奇的勝地。
在企業任職期間,我與老申一起出差去北京洽談新產品。第一天洽談沒有成功。第二天適逢星期天,對方單位休息。於是我便和老申一起去香山公園散心。雨後香山,碧空如洗,滿眼綠樹,青翠欲滴。位於香山公園北側的碧雲寺始建於元代,六百多年來久負盛名。從清代乾隆時起,更因其皇家寺廟的顯赫地位和精美絕倫的雕塑藝術而聲名遠播。瞻仰過山門大殿和孫中山紀念堂,工作人員將我們領進了著名的五百羅漢堂。一千一百平方米的大廳寬闊壯觀,五百零八尊羅漢,木雕金漆,依田字排列,井然有序。每尊羅漢高一點五公尺,身材大小與常人相同。其形象姿態十分生動:有的閉目靜坐,有的展拳施腳,有的低頭微笑,有的怒目圓睜,有的袒胸露腹,有的老態龍鍾......神形畢肖,情態各異,個個栩栩如生。每位羅漢的眼神都充滿了智慧,都徹悟了一般。工作人員講,碧雲寺羅漢堂與別處羅漢堂的最大不同,是其中藏着一位皇帝,它就是乾隆帝。
聽說乾隆皇帝也在五百羅漢之列,我們一下來了興趣,然尋了半天也未能辨認出。經工作人員指點,才知第444尊羅漢「破邪見尊者」明顯與眾不同。他不是一襲袈裟,飄逸的僧衣;而是一身戎裝,金盔金甲,外罩長袍,一副大清天子御駕親征的打扮。只見他雙目微睜,隱隱含笑,彷彿大勝還朝,志得意滿。這便是乾隆帝了。堂堂一朝天子為什麼要擠入羅漢堂呢?這是一個頗為有趣的謎。堂中小軒有一副對聯,是乾隆親筆,頗能說明問題。上寫「果證吉祥雲,三千已遍;觀融功德水,五百非多」。意思是說羅漢修行圓滿,功德如水,遍及三千世界,五百人數並不算多。言下之意他也可以加入其中。佛教認為,人修行後可達到不同的果位,有一、二、三、四果之分。其中四果成就最高,取名為羅漢,達到涅槃的最高境界,可以消除一切煩惱,不再生死輪迴。乾隆一生信奉佛教,覺得 「聖心與佛心無二無別」,自己已經修行到了羅漢的果位,並幻想「聖壽與佛壽亦無二無別」。他雖不敢與觀音、普賢、文殊、地藏等菩薩相比,但也認為自己的修行有了一定的成就,不為世間一切所惑。興建羅漢堂時,乾隆來到這裡。他認為,羅漢金身可以長久存在,把自己塑成金身羅漢,可以永遠受到人們的供養,令人敬仰禮拜,於是下旨把自己塑造成羅漢,排入眾羅漢中。在蓮花盛開祥雲繚繞的西天,與諸佛一起享受着無盡的極樂。
進羅漢堂必然要祈禱一番,然後開始數羅漢。所謂數羅漢,其實就是在508尊羅漢中尋找你自己。數羅漢的方法有三種。一是男左女右:進羅漢堂大門後,男士靠左邊開始數,女士靠右邊開始數;二是順其自然:當你跨進羅漢堂時,你的哪隻腳先跨進門檻,就從哪個方向開始數;三是隨意隨緣:可以在羅漢堂任一尊羅漢面前開始數。具體數的數字,就是你的實際年齡。數完你的歲數後,那尊羅漢就是您「自己」了。當數到最後一個是笑臉羅漢,據說你祈禱的事就定然成功,反之亦然。這當然是傳說。我和老申心照不宣地「兵分兩路」,按照自己的實際周歲隨意數羅漢,為明天洽談新產品一舉成功而「祈禱」。再次相逢時,我和老申的臉色都比較陰沉,情知都遇上了「惡羅漢」。雖然我倆都是無神論者,可碰到這事心裡總是有些不舒坦。最後還是我想得開,拉着老申的膀子走出殿堂。路上,我勸慰老申:「信它什麼?鬧着玩的。晚上二斤紅腸,一瓶二鍋頭,再美美睡上一覺,明天洽談肯定成功。」
然而有些事還真有點邪乎。第二天去洽談新產品時,對方稱此項目已被江西一家企業長途電話聯繫去了,接產條件全盤接受。我和老申心裡一驚:難道真驗上了?老申是個老實人,見無指望,便要打道回府。我卻不服這口氣,拉住老申,呷了一口茶,穩定情緒後,鄭重向對方再次陳述我們不遠千里來接產的誠意以及我們企業得天獨厚的條件,並強調電話聯繫並非一錘定音,真正面談時也會碰到不少問題,希望對方不要錯過眼前機會。同時,在敏感的包銷費上,我們經過周密計算,適當做了一點讓步。
終於,「柳暗花明又一村」,對方和我們達成了正式協議。
晚上,我倆再次對飲時,一向不善言辭的老申不禁發起感慨來:「羅漢堂祈禱徒有虛名,還是人的因素第一。同樣,要成就一件事,沒有堅韌不拔的精神,也不會成功。」「哈哈,你算是大徹大悟了。來,再乾一杯。」
其實,羅漢堂祈禱數羅漢,乃是民間百姓習慣採用的從心理上緩解各種煩惱、困難,祈求平安吉利的精神手段,這是一種建立在信仰上的祈禳文化,也是一種傳統習俗,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羅漢堂裡的一副對聯也道出了其中玄機,上聯是:事在人為,休言萬般都是命;下聯是:境由心生,退後一步自然寬。
如此而言,羅漢堂裡數羅漢只是一種娛樂活動而已。萬事還要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