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僐�𡄯蕭 | �愇嚙踝蕭嚙� | ��鞱僚��� | 嚙賣鸌藃�� | 嚙質𨭬嚙踝蕭 | 嚙踝蕭��嚙踝蕭 | �鰵��梹蕭嚙� | ��𢛶�𩤃蕭嚙� | 嚙踢��琜蕭薴�� | 嚙踝蕭��梹蕭嚙踝蕭��𠬍蕭 | 嚙踝蕭頨堆蕭嚙� | 嚙踝蕭嚙踝蕭嚙� | �♀���蕭 | ��蝤堆蕭嚙�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黃河從這裡流過


■朱文興

黃河從濟南城區北側流過,這裡有與我長江口的故鄉所不同的歷史、景致和風土人情。

黃河從這裡流過,我喜歡到黃河岸邊踩着黃土漫步,一步步地尋找傳說中的腳印,觸摸濟南悠久的歷史。濟南因濟水而得名,她由於在古濟水南岸而取名濟南,而古濟水的故道即為今天的黃河所據。早在四五千年以前,這一帶就有人類定居。商周時代,濟南是齊國西境要地,那時的城子崖一帶建有譚國。秦漢時期,這裡成為一個郡,據《史記》記載,公元前187年,「割齊之濟南郡為呂王奉邑」,呂王即呂雉之侄呂台,說明漢高後時已設濟南郡,「濟南」這一地名從此開始出現。濟南郡的治所在東平陵,即今膠濟鐵路平陵車站附近。魏晉南北朝時期,濟南的郡治由平陵城移至歷城,即現濟南舊城的東部一帶。從此,歷城一直作為濟南郡治的所在地。隋唐時期,濟南郡改為齊州,治所仍在歷城縣,管領歷城、章丘、長清、禹城、臨濟等縣。宋金時期,齊州於政和六年即公元1116年改為「濟南府」。元代,地方政權在省下設路、府、州、縣四級,「濟南府」成為「濟南路」。明代全國劃分為13個省,濟南為山東省的省府。這個時期濟南府領4個州26個縣,其管轄範圍大大超過前代。清代,濟南仍為山東省的省會。光緒三十年即公元1904年,經北洋大臣袁世凱會同山東巡撫周馥奏請,清政府在濟南自開商埠,「准各國洋商並華商於劃定界內租地雜居」。1912年,津浦鐵路黃河大橋建成,全線直達通車。隨着商埠的開闢,德、日、英等國相繼在濟南設立領事館,並開辦銀行、商店、郵局、教會、醫院、學校等。從商埠至今仍保留的教堂及小洋房等百年建築,可以窺見近代濟南的風貌。1913年,民國政府廢除府州建制設「道」,山東省分岱北、岱南、濟西、膠東四道,原濟南府署所在地歷城縣屬「岱北道」,仍作為山東省省會。1914年,「岱北道」改名為「濟南道」。1929年7月,將歷城縣及其四廓從中析出,設立濟南市,建立市政府,濟南成為黃河下游南北交通中樞。1948年9月24日,濟南宣告解放,黃河下游的這座千年古城開始譜寫出歷史的新篇章。

黃河從這裡流過,我喜歡這裡南北兼有的風光。在濟南老城區的街巷中徜徉,猶如回到了我的故鄉江南。因南依泰山、北臨黃河、地勢南高北低、泰山山脈的降水滲過裂隙巖溶向北潛流,被黃河南岸的輝長巖體堵截,形成壓力水頭,在低窪的老城區形成了趵突泉等四大泉群、七十二名泉,加上眾泉匯流而成的大明湖及千佛山等幾大名勝,景色勝似江南。「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濟南瀟灑似江南」,歷代名人名士留下的這些讚詠濟南的詩句,正是這秀麗景色的真實寫照。我也常到城北的黃河大壩上欣賞黃河風情:黃河猶如一條玉帶,在這裡拐了幾道彎後奔向大海。我喜愛黃河邊的濟南,喜愛從濟南流過的黃河。這段黃河雖沒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氣勢,但以河道彎曲、水流湍急、地勢險峻著稱。春夏秋三季,黃河兩岸林木蔥郁,花草爭艷,天光水色綠茵交融,河南岸的黃河公園、河北岸的黃河森林公園,成為市民休閒娛樂、擁抱自然的好去處。星期天或節假日,許多年輕夫婦帶着孩子在河裡淌水、玩黃泥巴,趣意盎然;有的乘坐快艇,迎風搏浪,飽覽黃河兩岸風光;有的在大壩上或河邊席地而坐,用望遠鏡觀看河裡的野鴨戲水;有的在壩上的亭子裡、樹蔭下觀瀾休憩,微風拂面,好不愜意;還有的以百年老橋膠濟鐵路黃河大橋和改革開放以來新建的幾座黃河大橋為背景照相留念,領略近代濟南和當代濟南的不同風貌,欣賞鵲、華二山隔河對峙的濟南黃河的獨特風情。主汛期的河面,洪水陡漲,濁浪排空,漩渦湍急,此時站到大壩上,看着奔騰不息的黃河,心潮也隨之激盪澎湃,五千年的風雨歲月,五千年的壯烈景象,一起在眼前浮現;華夏兒女沸騰的血液、自強不息的吶喊,一併在耳邊迴響。我也喜歡在隆冬時節去看黃河,此時兩岸雖然綠色褪盡,河面也變得波平瀾靜,但沒有一點荒涼的感覺,倒更能領略和體味母親河那粗獷博大、雄渾壯闊、氣勢恢宏、質樸自然、自強不息的本色。

黃河從這裡流過,我喜歡到河邊觀看浪的衝擊與積澱,聯想濟南這座千年古城豐厚的文化底蘊。章丘城子崖遺址是首先發現龍山文化的地方。1928年在這裡發掘了古城文化遺址,其文化特徵顯然有別於中原仰韶文化、尤以薄而光亮的黑陶最引人矚目。它代表着一種前所不知的文化類型,被命名為龍山文化。龍山文化是我國兩支史前文化之一。它的發現和命名,不僅代表濟南的古代文化光輝燦爛,而且為研究中華民族的歷史提供了豐厚的寶藏。長清區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全國現存最早的地上房屋建築,歷城區柳埠的四門塔是全國現存最早的石塔。長清區萬德鎮北魏時期的古剎靈巖寺是我國四大名剎之一,靈巖寺內的宋代彩塑羅漢,曾被梁啟超稱為「海內第一名塑」。這些文化古蹟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濟南不僅文化古蹟眾多,而且文人名士薈萃,神話傳說美麗動人。相傳遠古時代的部落聯盟領袖舜曾在歷山即今千佛山下耕作,所以千佛山也稱舜耕山,老城區有舜井,趵突泉畔還曾建有娥英廟。相傳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是濟南長清人。我國最傑出的女詞人李清照、南宋大詞人辛棄疾也是濟南人,被譽為「濟南二安(易安、幼安)」,在中國文學史上有很高的地位。歷代在濟南祖居或客居的名士有數百人。曹操曾於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起當過3年濟南相。宋代文學家曾鞏曾在濟南任齊州知州,疏浚了大明湖,修築了百花堤和北水門,治好了濟南水患。唐代大詩人杜甫於唐玄宗四年即公元745年遊濟南大明湖歷下亭時曾揮毫作詩,讚美「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近代以來,濟南湧現的名人名士則更多。

黃河從這裡流過,母親河滋潤着這片神奇的土地,濟南古老又年輕,粗獷也靈秀。

相關新聞
新年伊始 有哪些展覽可看? (圖)
「針情線韻:中國少數民族服飾與背帶」
《瞇》:日常經驗的抽象表達 (圖)
「瞇」多媒體展覽及聲光藝術表演
M+!M+! (圖)
「構。建M+:博物館設計方案及建築藏品」
文化博物館:「香江琴緣」 (圖)
「香江琴緣」展覽
漢雅軒30周年:何為「中國當代」? (圖)
「漢雅一百:偏好」展覽 (圖)
「漢雅一百:偏好」學術架構 (圖)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針情線韻」 (圖)
百家廊:羅漢堂裡數羅漢
翠袖乾坤:聖誕有禮
海闊天空:文化藝術回饋社會
琴台客聚:吳昊談風月 (圖)
杜亦有道:畢家索便是畢加索
思旋天地:故鄉水甜 故鄉情濃
淑梅足跡:吃的教育
歷史與空間:黃河從這裡流過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虜瞍脤�𢛶𥁒���蕭嚙賡��蕭���蕭嚙� 
2020���虜嚙賣��蕭 
2019嚙賢�賂蕭閫�嚙賣��蕭 
嚙賢掘嚙踝蕭嚙賢○���鼧嚙賢�嘅蕭皛Z�券鱓嚙� 
��憓扳袇嚙踝蕭嚙踝蕭薴噪嚙賣貍摨埈�剜�嚙� 
��鞟�页蕭��舘�𡏭�𤤿�匧鯏銋页蕭嚙踝蕭�艾遬嚙踢左𣈯烵嚙踝蕭 
�兝蝞𧶏蕭嚙�70嚙踢�寞��蕭 
嚙賡�䕘蕭���蕭藆�𡄯蕭嚙踝蕭2019 
嚙賡做嚙踝蕭閫�嚙賢�𩤃蕭嚙踝蕭�坾�踎嚙賜��蕭臐�㾓╞恬蕭嚙� 
嚙賣�嚙踢�㜃��頣蕭30嚙踢�寞��蕭 
嚙踝蕭藆襥嚙賡�嗪蝙嚙踝蕭 
��誯�㕑�𨥈蕭��嚙踢�𧶏蕭皛剁蕭蝵賂蕭藃3藀�殷蕭��� 
��条��毺�𤩺聢嚙踝蕭藂�㛖�嚙踝蕭嚙賢爀�𡢅蕭�蓡 
嚙踝蕭�對蕭��吔蕭�𩣪��蕭��� 
��鞱僚��𨥈蕭嚙質滌嚙質�歹蕭���烵�噐蝖页蕭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