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賢
今年大家都收了甚麼聖誕禮物?巧克力、紅酒、香水、手機?
這麼多年,收過的聖誕禮物早成過眼雲煙,卻有一年看過篇《讀者文摘》文章寫聖誕送禮,至今仍記得。這雜誌現已不流行了,我們小學時卻是公認的優質家庭刊物,尤其笑話是勁好笑。美國雜誌,十二月號多有聖誕禮物指南,給大家出主意選禮物。
某年有篇短文,作者教大家買禮物可以講心不講金,不花錢也可逗親人開心。比如,媽媽喜歡手錶,就從不要的舊雜誌廣告剪下一款名貴手錶送她;爸爸想要跑車,就用鮮紅硬卡紙和雪條棍,造輛小模型車給他。只夠錢買聖誕樹,但沒錢買昂貴的燈飾、閃金天使、玻璃球?不要緊,作者教大家從舊雜誌上剪下飾物掛上就可以了,反正平面和立體都一樣,色彩繽紛,同樣漂亮。他還教讀者去廚房爆一大盆白色玉米花,用幼線穿成長短參差的一串串,掛在聖誕樹上當雪花。這主意最迷人了,馬上想到戲院爆谷的熱甜香,不過多年來也一直覺得可疑:玉米花真的可以用線穿牢嗎?即使掛上了,豈不引來螞蟻和「小強」?要爆多少玉米才掛得滿一棵樹呢?
其實爆玉米花是蠻洋化的玩意,我們小時只知道爆谷是從戲院那個神奇的機器掉下來的,並不知道原來家裡也可以爆,家裡更未有過真的聖誕樹,也沒收過正經的聖誕禮物。見到老美雜誌這麼寫,我們就這麼看,始終也是像霧又像花的美麗想像而已。現實中,我們小學同學之間的聖誕禮物,是用紅花紙包一包檸檬夾心餅、或一條嘉頓生命麵包,斤両十足,毫不浪漫。
我們讀教會小學,聖經故事琅琅上口,但真正想的就是吃西餐而已。因我最小,所以每年爸媽都會在聖誕前只帶我一個去吃西餐。記得三人穿戴整齊,坐車去旺角,見到黃昏燈飾亮起,心中興奮。可惜每次爸媽都吵架收場,去時三人興高采烈,回時二人不瞅不睬,是我的聖誕童年陰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