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生活語絲:心無牽掛必長壽


吳康民

我今年八十七,常被人問起長壽之道。其實在今天,年過八十不稀奇。因為生活環境的改善,醫療條件的進步,再不是古時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時代了。香港的男女平均壽命都已超過八十歲。我正奇怪以香港的空氣污染的嚴重、居住條件的狹窄、社會福利的不足、政治氣氛的緊張,何以人們仍然長壽,並列世界前茅?如果生活環境和社會福利一如北歐等人口稀疏的國家,豈不是人人都可活上百歲?

所以,我認為我的高齡,也並沒有什麼養生之道。而且生活方式,還有些是被認為有違健康的。比如,我的運動量極少,只是早晨做十分鐘的柔軟體操,甚且步行也不多,因為我很少出門閒逛。吃的,我一般不戒口,肉照吃,甜可食。對一些高膽固醇的東西,如肝臟之類的肉食,也不迴避。如茶樓的「豬膶燒賣」,也照吃如儀。有人送上一顆朱古力,也毫不猶豫而吞下。

我認為長壽之道,首先要心情開朗,無牽無掛。生平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也不驚。我一生絕無「偷呃拐騙」,不為名不為利,淡泊人生。有兒女孫兒,自覺已甚滿足,夫復何求。特別對比內地政治運動頻仍,不少朋友、門生因此經歷坎坷,或有因此喪失生命。於是自忖十分幸運,如當年全國解放之時,堅持回國參加建設,而不是被勸說留守崗位,必在歷次政治運動中被鬥得死去活來。如此回顧,便覺十分滿足,心情因而開朗,從來不怨天尤人,是為長壽之道。

其次,有人因身體有若干小毛病,憂心忡忡,這種顧慮,反而有傷身體。隨着年紀增長,各種小毛病隨之而來,是正常現象。「既來之,則安之」,要看醫生的便去看醫生,何必常掛心中?

此外,我不煙不酒,無不良嗜好,也是健康之道。

最後,老人應有所寄託。我退休以後,以讀書寫作為樂,日寫千字,專欄三個。以文會友,每有回應,不亦樂乎!

有老伴,有老友,有可愛的小孫子,飯局頻頻,活動多多。間中作短途旅行,調節生活,不長壽也幾稀矣。

相關新聞
百家廊:給春天寫情書 (2014-01-08) (圖)
琴台客聚:成功醫生背後的女人 (2014-01-08)
翠袖乾坤:藝人減肥狠法 (2014-01-08)
天言知玄:馬年家居風水佈局 (2014-01-08)
生活語絲:心無牽掛必長壽 (2014-01-08)
隨想國:買 (2014-01-08)
路地觀察:寶寶的皮膚用品 (2014-01-08)
百家廊:言傳身教的力量 (2014-01-07) (圖)
琴台客聚:文評大師夏志清 (2014-01-07) (圖)
翠袖乾坤:養寵物權 (2014-01-07)
海闊天空:京都追楓 (2014-01-07) (圖)
方寸不亂:泰傭難求 (2014-01-07)
思旋天地:「中招」 (2014-01-07)
淑梅足跡:遊海南迎新年 (2014-01-07)
百家廊:花中四君子 (2014-01-06) (圖)
琴台客聚:嶺南盆景滿生機 (2014-01-06) (圖)
翠袖乾坤:現代孤獨者 (2014-01-06)
跳出框框:歐洲華工 (2014-01-06)
生活語絲:占士邦影片 (2014-01-06)
思旋天地:馬到功成 (2014-01-0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