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雖然今日婚戀觀念自由、開放,但原來,「愛你一生一世」仍然是很多人的追求和夢想。閱報得悉,一月三日那天,北京海澱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排隊成龍,有新人甚至清晨六時就來輪候,因為錯過了去年的「一生一世」(二零一三年一月四日),不能再錯過「一世一生」(二零一四年一月三日)了,圖的不但是個好意頭,也是此時此刻的心願。
意頭這東西,誰也說不準,但無論如何,有夢想總是好的。自從習近平主席年前提出了個「中國夢或民族復興夢」後,「夢想」這個平常詞隨即成潮語,也成為媒體的「年度辭」。這本來沒甚麼,只是,一旦有了「上意」,平常話就似乎有些別扭,也似乎多了點忌諱。
有時候,我們沒有追求夢想,不是我們沒有夢想,而是我們不敢說出來,我們害怕夢想幻滅的失望,有時候還可能是要命的絕望︱一時衝動,只好收藏在心中。
執筆前,剛看到影視大亨邵逸夫逝世的消息,一百零七歲。活在光影星耀的娛樂圈,百年人生只有兩段婚姻,跟元配五十載,在她病逝十年後,再娶長期得力助手為妻,她陪伴他終身,實為完美的人生。
再看一段網上新聞,一百零四歲的老公公在結婚了八十一年之後,為一百歲的老伴侶穿上婚紗,常常去親親、抱抱婆婆,嘴裡不停說漂亮......又是另一個「一生一世」故事。只是,生活中,有多少人能有這樣的「完美機遇」?而在這完美的表象中,可有其他故事?
其實,人生長河逾半世紀,乃至一世紀,一對在年輕時偶遇的情人是否就是真命天子?那幾個月或幾年的相愛、相處和相知是否就能代表之後大半生的「綑綁」?婚姻的神聖是否以「一生一世」來衡量?要相守一輩子,只有愛是不够的,還有很多的外在因素配合。
能否一生一世並不重要,也不必勉強,重要的是在一起的日子要相愛,要好好相處。如果那位曾經「我愛你」的人,或者那位默默「愛着你」的人,還有那些自以為愛你而其實是迷戀一種虛無偶像的人,等等,不因為「愛不到」而傷害你,也許,我們已經要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