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新生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院長
香港著名的電影人和慈善家邵逸夫爵士溘然長逝,享年107歲。他一生見證了香港傳奇,自己也變成了香港的傳奇。從投資電影到投資電視,從經營產業到經營慈善,他的一生是如此的豐富多彩,以至於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和他相提並論。
過去人們曾說,香港是一個文化的沙漠。然而,正是由於邵逸夫先生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偏見。從早期的戲劇武打影片,到後來的現實文藝作品,邵逸夫先生以他敏銳的眼光,捕捉到了香港人的內心脈動,不斷地為香港居民提供精神食糧。
打造港式影視文化經典
今天我們討論香港文化,不能不討論他的作品。他所投資的電影,已經成為香港文化的經典。他所創立的香港文化產業模式,已經使香港成為大中華地區不可或缺的文化重鎮。無論是繁華的都市,還是偏遠的鄉村,人們總能在音像書店找到他所留下的影像,聽到他那個時代留給人們的聲音。他是文化開拓者,同時也是文化產業的成功者。他給香港文化界的人士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他讓許多落難香港的海外華人找到了棲身之所。他以自己的萬丈豪情,鋪設了香港文化的康莊大道。他不僅是香港文化界的旗幟,同時也是香港文化的教育者。他所開設的培訓班,不知道讓多少懷揣明星夢想的年輕人走上了星光大道;他所建立的明星制,不知道讓多少香港的演藝人士家喻戶曉。
在邵逸夫所營造的繁華都市夢中,回憶着他曾經的過往,彷彿每一個鏡頭的後面都有他睿智的目光。在他捐資建造的一個又一個逸夫圖書館的面前,彷彿能夠感受到他對後來者的殷切希望。這是一個樂善好施的人,也是一個精於算計的人;這是一個通體透明的人,也是一個思想深邃的人;這是一個懂得及時行樂的人,同時也是一個珍惜時間的人。在他的身上既可以看到傳統的紳士風度,又可以看到現代騎士精神。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成就了自己的事業;他以自己的愛情為藍本,為所有的觀眾編織出了絢麗的愛情夢想。
奮鬥精神引領香港前進
這是一個追隨潮流的人,他的每一項投資都能帶來豐厚的利潤。他的每一次商業轉型都能避過潛在的商業風險。並非所有的人都有他這樣的幸運,但是,也並非所有的人都會像他那樣勤奮。他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是因為他把工作當作自己的生命;他之所以能夠長命百歲,是因為他在辛勤的工作中找到了人生的樂趣。
今天我們緬懷這位香港傳奇人物,不能抱着獵奇的心理,因為這位香港知名人士的個人歷史早已成為香港歷史的有機組成部分。透過這位百歲老人的視角,回顧香港百年的滄桑,人們不禁發出疑問,香港的奮鬥精神是否還在?過去的香港是一個不夜城,人們拖着疲憊的身軀到娛樂場所放鬆自己。邵逸夫先生是香港黑夜的總督,他不僅給人們提供精神食糧,讓人們在少男少女的表演中放鬆自己,而且通過弘揚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鼓勵香港市民在激烈複雜的市場環境中打拚。他就像是香港精神的航標燈,照耀着香港前進的方向。
如今香港傳統的電影電視行業面臨巨大的危機,邵逸夫先生所開創的電影電視產業正在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他的繼任者似乎還沒有做好準備,以至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踉踉蹌蹌、左右搖擺。不過,他在全國各地捐資興建的逸夫圖書館是他奮鬥精神的象徵,同時也是香港文化的延續。當莘莘學子背着書包走進他所捐建的圖書館時,他們一定會在下意識中回味這座圖書館的名字,正是在這不經意間,他的精神代代相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