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1月1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翠袖乾坤:延續的紀念


文潔華

近日幾位友人相繼去世,我由於身體抱恙,未有出席其中一個喪禮,心情有點起伏。

未能出席自然心有遺憾,特別是見其他朋友為故友奔跑,籌辦治喪委員會,搜集資料趕印紀念特刊等。沒盡綿力之餘兼且缺席,義理上說不過去。但說真的,那個下午的掙扎,其實也曾認真考慮:認為不去也未嘗不是一個選擇,特別在身心狀況欠佳的時候。

近年守夜及瞻仰遺容不再普遍。我出席時只在靈堂沉思默想,或跟隨宗教儀式;或望着遺照回憶故人,離開時惆悵中仍算安寧。有回卻因為看了遺容,幾乎失控。那是一位作家朋友,我們靜坐至眾人散去;其時故人的一個女學生很想到靈堂後瞻仰遺容,拍我一把着我陪她前去,於是跟着一眾親友到隔着玻璃的遺體旁邊。我看他臉容消瘦,頭戴他生前幾乎已是他的標誌的絨帽,還有那副方形眼鏡,只是疾病使他在帽鏡下收縮。死亡的「確認」印證了他的離去,見罷因而不再平靜;那女學生更忍不住放聲痛哭,抱着未亡人不能自已。

恩師去年病逝,遺下夫人與女兒。老師笑喪,儀式莊嚴,但台灣火葬有一個程序,要家人撿起未化的遺骸。這一舉動需要很大的勇氣,也易令人傷心欲絕。其後每次他的女兒談起此事,依然見她悲慟不已。

近日網上興起談論理想的紀念故人的方式,討論熱烈的不是遺體的處理,而是以創意甚至可以延續紀念,使懷緬前人者可以互動的網頁設計。想念起故人的時候,隨時上網仍可見音容苑在,印證了生時的喜悅與健康。如此可帶來安慰。

相關新聞
百家廊:度歲情懷總是詩 (2014-01-17) (圖)
雙城記:以命相抵 (2014-01-17)
翠袖乾坤:延續的紀念 (2014-01-17)
古今談:中塔邊境黑水河 (2014-01-17)
方寸不亂:越南「霧水貴賓」 (2014-01-17)
演藝蝶影:何偉龍的點滴 (2014-01-17)
此山中:Canto Pop,Canton Pot (2014-01-17)
百家廊:感受空氣 (2014-01-16) (圖)
琴台客聚:見習編劇 (2014-01-16)
翠袖乾坤:另一個尹子維 (2014-01-16)
海闊天空:比叡山的前世今生 (2014-01-16) (圖)
詩意偶拾:邵逸夫與莫高窟 (2014-01-16) (圖)
隨想國:再話橄欖 (2014-01-16)
獨家風景:宋家的長江? (2014-01-16)
百家廊:望 月 (2014-01-15) (圖)
琴台客聚:她們成就了他 (2014-01-15)
翠袖乾坤:邵逸夫低調喪禮 (2014-01-15)
天言知玄:朱熹化風水桃花劫 (2014-01-15)
生活語絲:憶兒時的家鄉 (2014-01-15)
隨想國:閒話橄欖 (2014-01-1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