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1月1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演藝蝶影:何偉龍的點滴


小 蝶

我與剛離世的劇場工作者何偉龍曾是同事。由於他不需常在公司,我們在公司內接觸不多。反而是一次他住進我家附近的醫院,我去探望他時,因知悉他在醫院內沒有受到照顧而替他張羅安排(過程太複雜,不在此覆述了),找來合適的醫生醫治,這才熟稔起來。二零零八年,他創立團劇團,分別找何冀平老師和我當劇團的正副主席。雖然我沒有給予他太多的實質幫忙,但仍願意支持他。

零九年,他找我寫一個短劇,讓我選擇一個寓所的某個空間做故事背景。我選擇了睡房, 創作了喜鬧劇《寢室物語》,由他來導演。在創作期間,我們經常交談,很多時候在電話中一談便是兩小時直至深夜,他才從辦公室返家。那個劇很成功,為大家留下美好回憶。可惜之後我們再沒有機會合作,實是一個遺憾。

一零年,我撰寫了關於鍾景輝先生的舞台藝術一書,其中一篇由他與King sir對話,才知道他當年成為全職演員的經過。原來是何伯母通知在加拿大的他回港參加遴選的。他的全職演員生涯始於一九七八年,他在舞台上生活了三十五年。

一一年,他獲頒發年度藝術家獎,邀請我出席頒獎禮到場支持他。那個晚上,他穿上隆重的西式禮服,在他的一班追隨者簇擁下上台領獎,那應是他一生人中最光榮的時刻。一次,我在中環碰到他。他身旁的年輕人與他長得甚為相像,手中正挽着行李,原來那是他剛從外國返港的兒子誠斌,阿龍正從機場接剛下機的兒子返家。幸好誠斌那年返了港,總算在父親最後的兩三年陪伴左右,我相信這是阿龍最感到欣慰的事情。

一二年,阿龍找來團劇團一眾理事合照。雖然拍照花了好些時間,照片也在很久之後才在網頁上載,但我們倒也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這些年,他將自己最成功的作品《長髮幽靈》、《聊齋新誌》、《讓我愛一次》、《私房菜》、《一夜歌.一夜情》等多次重演,遺憾的是他的情意劇《靈慾劫》始終上演無期。

一三年底,舊同事通知我阿龍入了院。這些年來,他是醫院常客。這次他在醫院走廊接見朋友時,依然談笑風生,情況並不算很壞。那段時間我忙碌得很,只能託人送上問候,同時在記事簿上寫着「探望阿龍」。沒料到我還未來得及動身便接噩耗,只得藉此文向他說聲好走。

相關新聞
百家廊:度歲情懷總是詩 (2014-01-17) (圖)
雙城記:以命相抵 (2014-01-17)
翠袖乾坤:延續的紀念 (2014-01-17)
古今談:中塔邊境黑水河 (2014-01-17)
方寸不亂:越南「霧水貴賓」 (2014-01-17)
演藝蝶影:何偉龍的點滴 (2014-01-17)
此山中:Canto Pop,Canton Pot (2014-01-17)
百家廊:感受空氣 (2014-01-16) (圖)
琴台客聚:見習編劇 (2014-01-16)
翠袖乾坤:另一個尹子維 (2014-01-16)
海闊天空:比叡山的前世今生 (2014-01-16) (圖)
詩意偶拾:邵逸夫與莫高窟 (2014-01-16) (圖)
隨想國:再話橄欖 (2014-01-16)
獨家風景:宋家的長江? (2014-01-16)
百家廊:望 月 (2014-01-15) (圖)
琴台客聚:她們成就了他 (2014-01-15)
翠袖乾坤:邵逸夫低調喪禮 (2014-01-15)
天言知玄:朱熹化風水桃花劫 (2014-01-15)
生活語絲:憶兒時的家鄉 (2014-01-15)
隨想國:閒話橄欖 (2014-01-1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