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每年都習慣寫寫兩會,今年更是不應該不寫,因為......你懂的。
在一貫被認為最莊嚴肅穆的場合之一--全國兩會上,面對一個堪稱兩會史上最棘手而微妙的提問,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呂新華用一句出人意表的「你懂的」,既巧又妙還萌地化解了壓力、繞過了雷區、傳遞了信息。
中新社的記者妙筆生花,在形容這件事時,把「你懂的」比作「一個剛出道的演員,因為一名大導演的青睞而突然爆紅」。事實也差不多就是如此,呂導話音甫落,各大新聞推送、微博微信就已經把「你懂的」三個字傳遍了海內外,讓這個原本已流行於網絡的熱詞更加滾燙。在接下來的數日內,「你懂的」遠比「你懂的那件事」要紅得多,各路人馬360度評析,從中文的含蓄微妙到中國的特色國情,各種網段層出不窮,就連之後的兩會記者採訪,也大都要加上一句「對於呂新華的『你懂的』,您懂了嗎?」
面對「你懂的」,絕大多數網民都讚譽有加,但亦有極個別的負面言論,比如就有所謂公知認為「『你懂的』看着憨厚聽着也萌,一些不明就裡的人反倒覺得蠻受用,這就有點門外漢看戲只會叫好了。」「但這樣的賣萌語言,在人際傳播中尚可,回答記者採訪就顯得調皮有餘、嚴肅不足。」......
機智、幽默、很萌,是網民授予「你懂的」三個最常見的評價,在小狸看來,這三個特點中,恰以最後一個最為寶貴,因為機智幽默不乏前人,但賣萌而且能萌出彩,其背後實際的意義是「接地氣」。不管是網絡潮語的表達方式、還是實際所傳達出的「心照不宣」的含義,都讓老百姓第一次有了「台上坐的是自己人」的親近感,這是官方歷史上一貫缺乏的情緒,是這個時代珍貴的進步。
事實上,在這次「你懂的」故事裡,最讓小狸欣喜的,除了有看到官方的接地氣外,更有看到民眾在趨於理性:事實表明,雖然部分所謂公知仍在習慣性地唱衰和抹黑,但換來的卻是自討沒趣--除了極個別的附庸者,絕大多數民眾都在熱烈地為「你懂的」叫好。而這,也實在可以給執政者們足夠的信心,人民的眼睛確實是雪亮的,只要你們付出真心、努力和誠意,人民都會看得到,也會辨得清。
你懂的,是這個時代的暗語,除了心照不宣,它其實還有一種同盟的歸屬和信任。支撐賣萌的基石,是真心的一切為民,只要懷着這樣一顆真心,無論是吃包子還是打老虎,大家都能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