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莊 資深評論員 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教授
香港極少數人反對內地遊客,如果問題不是旅遊硬件、軟件和人流的問題,而是心理病,香港應當研究分析患了什麼心理病,病因來源,然後對症下藥。筆者以為,病因可能來自教育的缺陷、來自媒體的渲染。特區政府應當採取適當的政策、適當的措施,積極加以解決。如果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就需要採用多方面的解決辦法。
香港每天、每年的遊客承受量是多少,既是有趣的業界問題,也是嚴峻的社會問題。
之所以有趣,是與澳門相比較而言。來往港澳的遊客,大部分來自內地的自由行遊客。在內地的自由行遊客中,先到香港的,大部分會去澳門;先到澳門的,大部分會去香港。單獨來香港的,不是沒有,但不會是自由行的大多數。澳門有世界文化遺產,而香港還沒有,比香港的景點更有吸引力。但香港也有郊野公園,其中地質公園、濕地公園等也頗有名氣。澳門有賭場,香港有跑馬。兩個都是自由港,基本沒有關稅,都是世界公認的購物天堂,在這方面,香港比澳門名氣大。
香港趕客情況罕見
假設港澳兩地對內地自由行的遊客的吸引力差不多的話,則大家都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是香港的人口比澳門多、香港的地理面積也比澳門大,照此推算,香港的遊客承受量應當是澳門的十倍以上,澳門的遊客承受量應當是香港的十分之一以下。如果香港現在有遊客承受量的問題,則澳門早在幾年前就應該有類似的問題。但直到現在,沒有見到港澳媒體有澳門遊客承受力「崩潰」的報道和評論。
然而,香港的情況卻不同。2012年末到2014年初,先後發生畸形的街頭運動。例如:在反水貨客、反搶奶粉、反內地人來港置業的幌子下,叫嚷「逼爆香港」、「染紅香江」等反自由行的口號;祭出「光復上水」、「光復香港」、「城邦自治」、「去中國化」、「港人優先」等「香港自治運動」的招牌;提出「抗融合、拒赤化」、「中國人滾回中國去」、「香港要獨立」、「香港感謝英國」、「南京條約萬歲」、「驅蝗」等分裂國家、煽動仇恨、煽動歧視、敵視本國同胞的主張,等等。這不能否認是嚴峻的社會問題。
這一嚴峻的社會問題提醒人們,單純的經濟好處,並不能促進兩地社會的和諧。自由行是在香港「沙士」危機、經濟蕭條後,中央重要的挺港政策。在回歸之後,「沙士」之前,中央對涉及陸港交往的政策較為保守。在「沙士」危機後,中央研判如不開放自由行,香港將陷入後「沙士」的沉淪,經濟衰退,難以自拔。自2003年下半年循序漸進開放自由行之後,香港經濟逐漸起色。十餘年來,香港的酒店、零售、餐飲、物流、交通、房地產都從自由行中得益。自由行對香港GDP和就業的貢獻,少說有3%以上。如果有人對某城市說,他可以提供GDP和就業各1%的貢獻,該城市要對他頂禮膜拜,視他為最尊貴的客人。但香港現在卻如此趕客,史所罕見,世所罕見。
香港到底得了什麼病?值得深思。《墨子·公孟篇》:「人之所得於病者多方:有得之寒暑,有得之勞苦。」這是說,人患病的原因可能不止一個。抗拒自由行的原因,可能更多。在擁擠不便的原因之外,可能還有心理病,例如感覺不爽症、嬌生慣養症、反共恐共症,但也可能真的是配套病,例如旅行團安排、酒店設施、交通安排、商場位置、景點安排等問題。還可能兩者兼而有之。
對內地客增多問題要客觀分析
在兩會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港澳工作小組組長張德江責成港澳辦調查香港接待旅客的承受量,這是很重要的。這可能涉及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硬件的考察;二是軟件的評估;三是人流變化的統計。由於有關的硬件措施,港澳都有具體的數據,可以逐年觀察,是否逐年增加,增加幅度與人流增加的幅度是否匹配;軟件的情況例如旅遊安排、旅行團服務情況、服務態度、購買貨物品種價格等也可以逐一比較、逐一考察;對人流的情況也要作出了解,逗留天數、消費開支、自由行單獨或連帶到港澳等情況,也需要掌握。總之,涉及自由行的各種變量,都需要加以考察。這三方面的工作,並不是完全靜態的,還要有動態的分析,逐年考察有關情況,了解特區政府和商界的應對措施,對港澳情況加以對比研究。
經過考察,就可以發現香港得了什麼病。如果是硬件不足,了解澳門是如何解決的,可供香港借鑒,香港有什麼規劃,實施情況如何。如果是軟件不足,則應當對旅遊業的整體進行檢討,應當如何提高旅遊業的軟件水平。任何改革都需要時間,循序漸進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內地可以暫時不擴大自由行。
然而,如果問題不是旅遊硬件、軟件和人流的問題,而是心理病,則香港應當研究分析患了什麼心理病,病因來源,然後對症下藥。筆者以為,病因可能來自教育的缺陷、來自媒體的渲染。特區政府應當採取適當的政策、適當的措施,積極加以解決。如果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就需要採用多方面的解決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