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有「剩女」希望在節目上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資料圖片
盛女愛作戰 之一
近期最能引起人們討論的節目,應非《盛女愛作戰》(Bride Wannabes)莫屬。這種「真人秀」(reality show)節目,沒有劇本,強調反映參與嘉賓的最真實一面。在外國,這種reality show很受歡迎。因為,這種節目正正迎合了普羅大眾的求知慾、好奇心(curiosity)、八卦心理(gossiping)和偷窺(peeping)他人隱私的心態。著名的外國reality show有《The Amazing Race》、《American's next top model》、《American Idol》及《Survivor》等。
女孩廿幾歲 不應叫剩女
而《盛女愛作戰》能在短短時間成為城中熱話的原因在於網民和傳媒關注和討論,及該節目探討了現時熱門的香港剩女問題。那麼,「剩女」的英文是甚麼?外國人一般會用「spinster」形容一些過了結婚年齡的女性。語言學教授(Professor of Linguisitics)Robin Lakoff曾解釋過這個字:「If someone is a spinster, by implicaion seh is not eligible (to marry); she has had her chance, and been passed by. Hence, a girl of twenty cannot be properly called a spinster: she still has a chance to be married.」教授很清楚地說明「spinster」是那些過了適婚年齡的女性,所以如果她是一個20多歲的女孩子,就不應被叫做「spinster」,因為她仲有「機」。
雖然「spinster」是英文中最接近「剩女」的譯法,但若用年齡作界限的話,港人口中的「剩女」年齡越來越小了,好像節目中年紀最輕的只有28歲,但已經着急想找到另一半結婚,可見外國人的「剩女」年齡分界和港人的分界有一定的差別。■吹水同學會會長 馬漪楠
作者簡介:馬漪楠,曾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英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2009/2010),與岑皓軒合著暢銷書《Slang:屎爛英語1&2》。
逢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