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早前與同事帶領26位年輕人,到長洲一間歷史悠久的傳統餅店參加「平安包」製作班。在店舖裡,我們聽着餅店負責人郭先生的講解,看他怎樣把粉團搓好,再把紅豆蓉、麻蓉等材料放進粉團。筆者留意到這班平日上課會打瞌睡的年輕人,此時此刻卻非常專注,彷彿他們都穿上了麵包學徒的衣服,向師傅拜師學藝似的。看完示範之後,他們立刻動手製作包點,有些人很快照辦煮碗地做好了,有些人卻有點疑惑,筆者問他們是否聽不明白製作步驟,他們搖頭,然後問道:「老師,我們可不可以做其他形狀的平安包?」
筆者慨嘆這個年輕人為何會問這條問題,他們想發揮創意的時候,為什麼會猶疑不決呢?就年輕人的提問,筆者點頭示意,他們便開始製作各式各樣的形狀,例如卡通動物和金元寶形狀等,連郭先生都讚賞他們自創的造型獨特並且美觀。
四原則鼓勵年輕人創意
其實,人類本來就很有創意,看着幾歲大的小朋友玩耍,你會發現他們能不斷地發掘新的、與別不同的玩樂方法,例如「超人打怪獸」的遊戲,他們可能會說:「我用一百萬六十千百萬億五十百千萬粒超級無敵旋風子彈打你!」又或使出古靈精怪的招數。可是當他們進入小學之後,因為要應付堆積如山的功課和測驗考試,或者上補習班和興趣班,遊戲時間大大減少,久而久之,因缺少了發揮創意的機會,他們往往變得害怕創新。
筆者參考過不同書籍以及與學生的相處經驗,喜歡用以下四種原則來鼓勵年輕人運用創意思維:
一)不作非黑即白的判斷:鼓勵以自己的想法和角度去構思問題,而不是單以既定答案作準則。
二)打破傳統:鼓勵改變傳統的想法,以求在慣性中求突破,如以「穿裙子的男孩」來引發思考。
三)多角度思維:運用從多方面去聯想,引發想像,例如「夏日炎炎,除了採用空調外,還有甚麼方法可以使人涼快?」
四)革命性疑問:運用一些富思考性的問題,引起聯想,如「椅子可不可以不用來坐?」無論是在課堂裡,或是遊戲,還是戶外活動之中,我們無時無刻都可以發揮創意! (題目和小題為編者所擬)
■青年學院(葵芳)教學助理 梁玉玲
(V TC機構成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