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於1950年成立,現時會員約1800多人,分佈於19個分會,會長關俊華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該會是為年輕人提供發展領導才能,培育社會責任感,提供商務發展及增進友誼之機會,冀能藉此締創建設性之改進,為全球社會發展作出貢獻。■香港文匯報 記者 陳濤
近十年來,關俊華會長從工作及商會的事務中,見證愈來愈多內地精英來香港打拚扎根,他們貢獻知識努力成為「新香港人」,因而關注本地年輕人與他們接觸融合的需要,以有利互相取長補短,與全球接軌。「香港人背靠祖國,快將坐擁高鐵及港珠澳大橋運輸基建條件,擁有區域優勢的出入境自由,新一代年輕人擅於英文、普通話語言交流,故應該放眼世界,提升國際視野,發表更多聲音。」為喚起年輕人的關心社會發展,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於早前舉行「積極公民論壇」,鼓勵年輕人積極透過不同活動,提升個人競爭力及關心社會事務,照亮社群;論壇邀請了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及政府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振彬出席。
關俊華表示,自己非常關注香港政改問題,他認為,年輕人應該抱着有商有量的態度,積極提出意見及建議,而不是空喊口號,及提些不符香港實際情況的方案。對於中央及香港地區的相互關係,關俊華相信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和現代化進程中,必將為香港創造新的機遇,他呼籲兩地政府及工商界,多向香港年輕人推介內地最新政策,為他們提供了解國家發展,及到內地交流合作的機會,進一步促進兩地的交流與合作,融合兩地年輕人的優勢,共同為國家及香港發展做出努力。他又指,香港回歸祖國17年,在此之前香港根本沒有民主選舉,現在基本法給予香港人當家作主及有選舉的權利,大家應該好好珍惜,而中央對香港推動民主的決心是不容置疑的,希望特區政府及各界人士可以坐下來,有商有量,聽取不同的聲音。
對於一年一度的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盛事-「十大傑出青年選舉」,今年亦快將舉行,關俊華介紹指,選舉早於1970年創辦,至今已選出傑出青年共321人,旨在表揚在工作上具卓越成就及對社會有貢獻的青年,鼓勵青年人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從而使他們為改善社會,擔當更重要的責任及激勵青年人在個人事業及社會服務方面更積極進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