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宜蘭百果樹紅磚屋。 作者提供圖片
彥 火
在百果樹紅磚屋內,充瀰着童真和歡笑聲。輪到主角黃春明上台,獲得熱烈的歡迎掌聲。
春明上台後,以爺爺自稱--畢竟是已屆八十歲高齡的人,自稱爺爺並沒有錯。
既是爺爺講故事,氣氛迥然不同。台上的春明在燈光的照射下,笑容可掬,儼然一個藹藹長者,令人感到他是慈眉善目兼可親可愛的伯伯。
黃爺爺這趟講的是蘋果樹的故事--
話說一個貧困潦倒的獨身老婦人,身無長物,靠的只是一株年年結果的蘋果樹維生。
這一年,終於熬到這棵蘋果樹結出纍纍果實,老婦人希望一俟蘋果樹成熟,採集後可以拿到市集變賣,換錢糴米。
可是,老婦人一覺醒來,卻發現蘋果樹上的蘋果全部不翼而飛了。
老婦人這一年頭沒有蘋果收穫,便要挨餓。
她問村上的孩子及大人有沒有人偷摘蘋果,每一個人都把頭搖得像搖鼓。
老婦人為之一籌莫展。
黃爺爺此時問小聽眾,台下有人知道蘋果跑到哪裏去嗎?
有人答是給孩子偷了。
黃爺爺不置可否,繼續展開故事的情節。
且說有一個仙人,看到老婦人的遭遇實在可憐,立意幫她。
仙人一唸咒,某一夜,蘋果樹枝頭又掛滿蘋果,村孩聞到蘋果香味,都跑來要摘蘋果,結果孩子一觸到蘋果樹,便被黏住了。一個是這樣,其他孩子也是這樣,孩子的家長也找來,也被黏住了。
老婦人天光走出門,見到村裡的人都被黏到蘋果樹上,便知道是怎麼回事。
待到村人及孩子們承認偷蘋果,才脫離蘋果樹,紛紛掉落地。
在光天化日下,村童及家長都感到難堪,心存內疚,一起向老婦人認錯道歉!
.........
在闡述過程中,黃爺爺不斷插進問題,考兒童的智力及常識。他身兼老婦、村童角色,活靈活現,諧趣妙生。
答中題目即時有獎。
咖啡館有一株人工大樹,滿綴果實,百果樹因而得名。樹上停駐有各種鳥兒,黃爺爺讓孩子找樹上的不同鳥隻,找到也有獎。
之後黃爺爺還跟孩子們玩遊戲。
.........
春明的故事會,活潑生動,口碑極好,而且名作家的他,自己當主角,現身說法,故事老少咸宜,難怪大人兒童都聽得津津有味。
講完故事,孩子們及家長一起上台與黃爺爺拍照留念。
(《走馬台灣》之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