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禎兆
現代醫學給人印象是發燒、流鼻水、咳嗽是病,但其實他們都是幫我們對抗外敵的必經過程。很多人沒法接受以上說法,尤其是對小孩子生病,一見他們有提及的病徵,便急急找西醫打壓下去。但其實病情沒有改善,只是發不出體表,久而久之,每一次發病均會比上一次厲害,因為身體已變得愈來愈弱,在身內的病菌也愈來愈惡了。
另外,也有很多人明白以上過程,但一旦發生在自己或身邊人身上,就會手忙腳亂,尤其害怕人家覺得自己會傳染人。雖然病菌和病毒的確會經過空氣傳播,但實情是若你身體狀況良好,也不會怕被傳染,一切仍看自身的免疫能力。但西方醫學針對病菌或病徵的醫療方法,的確令很多人在用藥上走錯路,例如一有病徵就服用退燒藥、感冒藥,只求停止訊號,而不靠增強免疫力去打仗。
在西方醫學的洗腦下,大家其實對身體的正常康復程序有不少誤解。例如有同事剛剛感冒,去吃中藥,休息了一天,燒退了,人精神了,但咳多了。中醫已說是要把菌咳出來,要忍耐多數天,但他第二天見到黃痰,便覺得自己病入膏肓。因為他說記得曾有人說見黃痰即菌入肺了,鬧着要去看西醫殺菌。
其實只要上網翻查一下,便知道熱咳是會有黃痰的,而不是說菌入了肺痰便會變黃。西方醫學不以自身免疫力去對抗病菌,靠的是用人工藥物打壓病徵,才有見黃痰便等同病情嚴重之說。好不容易叫同事冷靜下來,再觀察多數天,結果兩天後痰清了,咳也斷尾。所以那正正是一個臨界點--若吃下西藥,又止咳,黃痰無處可跑,肺又會變得弱下來了。
在網上曾看到一個媽媽分享,因為害怕吃抗生素,越吃越多。一次終於帶了小孩去看中醫,但結果吃了幾劑,因為「徵狀」嚴重了,便斷定中藥太慢,小朋友的病情已惡化,趕忙帶女兒到急症室,結果又再吃退燒藥又吃抗生素。其實中藥大部分時候會把病徵誘發出來,加速身體的自癒過程。很多父母誤以為惡化了,其實不然。硬吃西藥停止了反應,也不過自欺欺人以為「康復」了。不出一個月,那位小孩又再感冒,惡性循環就是這樣而來。
吃了感冒或退燒藥,最好要有心理準備--那一定要「還」的,若然不報,真的不過時辰未到而已。
若真的想試中醫,找一個口碑好的,看完後也記緊要問清楚會有什麼徵狀,如會發燒嗎? 會咳吧? (有時甚至會用肚瀉助小孩排出惡菌)一旦 有了心理準備,父母就不會忙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