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跳出框框:中國熱


蒙妮卡

離開倫敦一小時車程的貝德福貴族莊園,最近發現了十八世紀乾隆時代的中國牆紙,被傳媒廣泛報道。急不及待趕往參觀,只見莊園裡滿目中國式佈置,驚嘆當年歐洲流行的中國熱,並不遜於今天的洋人追學普通話。

貝德福公爵是英國的大地主,曾經擁有全英十分之一土地。他的沃本莊園(Woburn Abby)於一七五零年通過東印度公司買入一大批絲質中國牆紙,用以裝飾他的睡房。二百六十年來經過無數次維修,牆紙已遭層層覆蓋。據說,這是首批出口歐洲的牆紙式樣,屬於現今保存得最好的無價寶。

貝德福公爵是世襲貴族,與皇室來往緊密;維多利亞女皇曾到此莊園度假,她的寢室如今同樣對外開放。

來到莊園大門口,遍野的梅花鹿源自中國;前院種滿了中國的高山杜鵑花;經過溫室,赫然見到芭蕉樹;再往前走,眼前一亮,出現中國式的紅色亭台樓閣,有一道像頤和園裡的迴廊。樓閣被命名Chinese Dairy,掛着紅燈籠,樓閣前荷花池的錦鯉魚悠然自得,池邊種着中國的杜仲葉。無論花草樹木、鹿和魚,牠們在此生根了。

這座亭台樓閣建於一七九四年,由一位從未踏足過中國的英國著名建築師Henry Holland設計,難怪有點不倫不類。

莊園主樓擺滿十八世紀的中國出口瓷器;展覽的照片裡,看到經過改良的清朝服裝和玉器飾物。終於在公爵睡房看到中國牆紙,畫滿花、鳥和竹葉,大部分殘破脫色。

牆紙的圖案複雜華麗,有濃厚西洋味道。就像那些出口瓷器,圖案設計迎合西方人的審美眼光。它們珍貴之處,就是在於中西合璧。

十八世紀的歐洲盛行中國熱。當時傳教士來華傳道,回國後將中國文化藝術介紹給歐洲人。貝德福公爵崇尚潮流,現代人有眼福了。

相關新聞
百家廊:風雅何處尋 (2014-06-09) (圖)
翠袖乾坤:重男輕女親情變絕情 (2014-06-09)
跳出框框:中國熱 (2014-06-09)
琴台客聚:輕微一夫多妻制 (2014-06-09)
生活語絲:特色小吃店 (2014-06-09)
思旋天地:豫港合作新商機 (2014-06-09)
網人網事:時間都去哪了? (2014-06-09)
百家廊:怎樣消除無聊 (2014-06-06) (圖)
琴台客聚:且談修養 (2014-06-06)
翠袖乾坤:感通之情 (2014-06-06)
古今談 :屈原悲哀後世作總結 (2014-06-06)
方寸不亂:手機無助健腦 (2014-06-06)
演藝蝶影:缺失男人大全 (2014-06-06)
此山中:發展年代民間早餐難求 (2014-06-06)
百家廊:笨拙的勞動 (2014-06-05) (圖)
琴台客聚:請放下歧視! (2014-06-05)
翠袖乾坤:這樣一個偶像 (2014-06-05)
海闊天空:建築創造美好生活 (2014-06-05)
七嘴八舌:偏激行為殺傷力大 (2014-06-05)
隨想國:粉絲 (2014-06-0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