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黃錦星及陳智思參觀前身為堆填區的黃大仙牛池灣公園,了解日常有關修復工作。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蔡雨詩)注重環境保育,有益大眾。政府近年着力在13個已關閉的堆填區進行修復工程,其中6個已完成修復並全面發展供大眾使用。環境局就活化已修復堆填區的資助計劃,成立督導委員會,就資助有關事宜向政府提供意見。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與督導委員會主席陳智思昨日參觀前身為堆填區的黃大仙牛池灣公園,了解日常有關修復工作。
行政長官於本年初施政報告公布,政府已預留10億元設立「活化已修復堆填區資助計劃」,鼓勵並資助已修復堆填區發展為康樂設施或其他創新用途,如遊樂場、休憩公園等,以提供合適的用途,供公眾享用。而前身為牛池灣堆填區的黃大仙牛池灣公園,佔地約4公頃,由4個平台組成,地方寬敞,設有太極園及一個射程距離達90米的射箭場。
黃錦星表示,督委會委員來自區議員、政策部門代表及各界人士,並就資助計劃的運作安排及其他相關事宜提供意見。他指委會員於上月初的會議,已就如何推展計劃,如訂立資助項目評審準則、有關資助框架及申請人士的要求等展開初步探討。陳智思亦表示,當局已承諾在首2年承擔基建費用與營運開支,並考慮提供技術支援。
已修復堆填區 盼年底接受申請
黃錦星承認,發展土地時會面對城規及技術的限制,但建造低密度的樓宇則沒有問題。他直言希望能盡快加快推行計劃,「如一切順利,希望在今年年底前接受申請,並會考慮非牟利機構及體育總會等有關團體,以環保創意的方式將土地佔用回饋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