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網絡欺凌令受害者不快。設計圖片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公共衛生+今日香港+全球化
上網已成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用之於善,確能提升生活素質;若用之於惡,則會成為利刃,傷人害己,而網絡欺凌正是錯誤運用互聯網下誕生的「怪獸」。本年3月,一名外貌平凡的少女為結識異性,把多張性感相片上載互聯網,成功吸引一名男網友相見。但男網友發現少女外貌「貨不對辦」,竟把那些相片上載互聯網,任由網民「公審」,更於兩岸三地瘋傳,對少女造成極大打擊。這正是網絡欺凌。上述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互聯網還充斥不同形式的網絡欺凌。到底本港青少年所遭受的網絡欺凌趨勢如何?為何出現這種現象?這對受害者造成哪些影響?下文將逐一探討。 ■謝嘉怡 香港道教聯合會青松中學高中通識教育科教師
議題探索: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按教育局課程指引)
主題1:自我了解
探討問題:個人在青少年期會面對哪些挑戰與機遇?
.有哪些流行而顯著的趨勢會對時下香港青少年構成挑戰和機遇?他們如何回應這些趨勢?
.傳媒所傳遞的信息和價值觀,對青少年有甚麼影響?
.香港青少年常處身於哪些重要的人際關係?這些關係有甚麼獨特和共同的特徵?
.香港青少年怎樣反省人際間的衝突和與人建立關係?
.現代社會的人際溝通方式如何影響青少年與他人的關係?
公共衛生(按教育局課程指引)
主題1:對公共衛生的了解
探討問題:人們對疾病和公共衛生的了解如何受不同因素影響?
.人們對健康的了解怎樣受經濟、社會等因素影響?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新聞背景:高小初中生逾三成曾挨批
香港家庭福利會與中大社會工作學系於2011年合作研究青少年網絡欺凌問題,以問卷形式訪問約1,500名小四至中三學生。結果顯示,高小與初中學生的網絡欺凌整體受害率和參與率分別約為31%及18%,顯示網絡欺凌於青少年群體普遍。
概念鏈接:網絡欺凌(Cyber Bullying)
一般指發生在資訊科技通訊平台上的欺凌事件,涉及故意令受害人不快的行為。其最大特色是除文字外,以不同形式如針對收件人的視聽資料來傳送明確或暗示的訊息。欺凌者與受害人不一定知道對方的真實身份。他們可能只是以討論區的用戶名稱作識別。隱藏身份是令網絡欺凌越趨普及的原因之一。發生於受害人身上的不快事情,包括一些負面心理反應,如抑鬱、憤怒、厭煩或羞辱。一些自殺個案也相信是源於網絡欺凌。■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