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言論自由不是絕對


陳恒鑌 新界青年聯會主席 立法會議員

《大學》有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這裡的「大學」,是指作為「做大人的學問」。現時,在香港專上學院或大學的畢業生,理論上已成為一名知識分子,由一名學生蛻變為有獨立思維的成年人,可以「明明德」於社會之中。

遺憾的是,香港演藝學院近日的畢業典禮所上演的一幕,不禁教人心寒和惋嘆。當天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女士蒞臨主持頒發學位儀式,有部分學生將典禮的會場騎劫,使之成為表達政治立場的「舞台」,不但高舉標語及不向主禮人行禮,更有學生在台上舉起手機自拍。學院校長華道賢最終按捺不住,中途站起來說道:「你們各有政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是一個學校很嚴肅和特別的場合,我不憤怒但感到傷感。」

誠然,校長一句「我不憤怒但感到傷感」,不但是他個人的感受,我想更是許多香港人共同的感覺。一個畢業典禮,是代表學生經歷數年的努力而完成學位的回報,學生應珍而重之。然而,在嚴肅的會場內,竟然有部分學生出現藐視的行為,除在場人士受到滋擾外,更對整個典禮氣氛帶來極負面的影響。哲學家約翰.穆勒在《自由論》曾經說過,「唯一名副其實的自由,是以我們自己的方式追求我們自身的自由,只要我們沒有企圖剝奪別人的這種自由。」的確,學生有他們的言論自由,但不代表其行為就是完全正確,因當他們的行徑損害了其他人的自由時,這種言論自由就不應被視為合理。

恒鑌相信,青年人可能只是想表達自己最由衷的想法和赤子之心,但方法卻有所偏頗,忘記了一些最基本的禮貌。誠然,現在的青年受過高等教育,書本「很厚」,但經驗「很薄」,涉世未深卻有「唯我獨醒」的錯覺,往往一時衝動而容易犯上傷害他人的錯誤。現希望各位即將進入社會的青年人,能多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少一點自我中心,讓社會能夠更認同合適的「言論自由」精神。

相關新聞
來論:中央信守承諾 對港基本方針政策一以貫之 (2014-07-11)
鄭宇碩涉騙特區護照豈止是誠信問題?! (2014-07-11)
廿四味:陳偉業太狂妄 (2014-07-11)
頂天立地:警惕反對派奪權持久戰 愛國者須毫不留情回擊 (2014-07-11)
暴力不得民心 拉布損害民生 (2014-07-11)
說白皮書架空基本法乃無中生有 (2014-07-11)
言論自由不是絕對 (2014-07-11)
香港新市鎮建設經驗值得借鑒 (2014-07-11)
來論:愛國是基本法對治港者主體的基本政治要求 (2014-07-10)
耶穌竟比黃毓民激進? 曲解《聖經》別有用心 (2014-07-10)
廿四味:涉抄襲攸關誠信 鄭宇碩必須交代 (2014-07-10)
堅持理性和平 守護香港未來 (2014-07-10)
癱瘓中環成真 對港將是災難 (2014-07-10)
香港不要批鬥 (2014-07-10)
職業教育小組竟沒有勞工代表? (2014-07-10)
東張西望:從習近平訪韓看東北亞新格局 (2014-07-10)
白皮書與基本法系列文章:論我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恢復行使主權」的內涵(下) (2014-07-09) (圖)
來論:民主黨送羊入虎口 參與「佔中」自墮激進派陷阱 (2014-07-09)
廿四味:只准陳日君亂法 不准鄺保羅「護眾」? (2014-07-09)
警方執法專業有效 違法行動難以得逞 (2014-07-0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