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衛生防護中心科學委員會主席袁國勇(左)表示,外國藥廠暫不願意將試驗中的新藥輸港。 葉佩妍 攝
試驗中新藥拒供港 乳癌藥亦擬用作抑制病毒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葉佩妍)衛生防護中心轄下的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下稱科學委員會)昨討論本港若出現伊波拉病例的應對措施。科學委員會主席袁國勇表示,外國藥廠暫不願意將試驗中的新藥輸港,若本港一旦發現感染個案,或會試用治療不育或乳癌的現有藥物阻止病毒進入細胞,以抑制伊波拉病毒。但袁國勇強調,有關藥物未知是否真的可以治病。
西非伊波拉疫情仍未受控,袁國勇表示,外國藥廠因優先將疫苗及藥物運到非洲,所以暫時不會供港。本港目前沒有藥物治療伊波拉病毒,若出現病例,將會是一大難題。因此,袁國勇表示如本港出現伊波拉輸入個案或有醫護人員受感染,中心會考慮用治療不育的「多仔丸」或治療乳癌的「雌性賀爾蒙受體抑制劑」抑制伊波拉病毒。
俗稱「多仔丸」的克羅米芬及雌性賀爾蒙受體抑制劑曾以老鼠作測試,結果發現有效阻止病毒進入細胞,但未肯定於人體是否有同樣效果。袁國勇稱:「所有病毒都要依賴細胞胞膜才能進入細胞,而雌性賀爾蒙受體抑制劑則有效干擾病毒進入細胞。」
袁國勇:副作用不大 安全性高
袁國勇又指,該兩款藥物過往一直有病人服用,其副作用不大及安全性高,「使用此抑制劑治療乳癌的病人,即使使用高劑量,也沒有太大的副作用,有些人只會感到噁心及頭暈,但屆時也要待醫學道德委員會批准及獲病人同意後才可以使用。」
而為了保護醫護人員免受伊波拉病毒感染,袁國勇表示他們均需穿上保護衣物,「每當醫護人員穿着保護衣物時,都會有人從旁指導,以防因穿着錯誤而失去保護作用。而最危險就是卸除保護衣物的時候,一旦次序錯誤,便有可能接觸到病毒,所以同樣需要有人從旁監察。」
兩紅會人員西非返港將受監察
另外,衛生防護中心總監梁挺雄表示,伊波拉在本港爆發的風險仍然較低,4個有病例的非洲國家都沒有直航機到港。他指,入境處已在各個口岸作出廣播,提醒旅客防範伊波拉病毒,同時會加強在口岸監察懷疑個案,以便盡早發現及隔離。
梁挺雄又稱,紅十字會兩名在西非的工作人員只於當地負責健康教育及心理輔導,並沒有直接接觸伊波拉病人。兩名人員將於本周返港,梁挺雄指,屆時會有工作人員到機場了解他們的狀況,並安排他們接受21日的醫學監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