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泉水與瓷器相遇。本報山東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于永傑、實習記者 韓珺 山東報道)「瓷韻泉情創意陶瓷作品展」日前在山東濟南市博物館舉行,此次展覽是由70歲的公路設計師趙軍發起並組織中國「瓷都」景德鎮的工藝美術大師、學院教授、陶瓷世家的陶瓷傳人等13人,一起用陶瓷的語言符號結合「泉城」濟南七十二名泉的元素,圍繞泉水文化,表現泉城的泉水之美、泉水氣息和地域特色。
在篆字的基礎上,運用幾何語言做到點、線、面有機結合,充分展現漢字的象形之韻,是趙軍設計的最獨到之處。本着這一理念,趙軍此次為濟南「七十二泉」設計了一套創意瓷盤。每一個瓷盤的圖案,經過觀眾的細細琢磨,才能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一個泉水的名字。七十二個瓷盤擺成篆體「泉」字,成為本次展覽的最大看點。這七十二個符號還被一一刻在印石上。趙軍表示,希望不久的將來,泉城人能擁有更好、更多刻有自己泉水文化印記的餐具、茶具、文房四寶和陶瓷藝術品。
退休前,趙軍曾是山東省的交通工程專家,設計了山東多條高速公路。退休後,70歲的趙軍帶着對家鄉泉城和陶瓷的雙重熱愛,前往中國瓷都--景德鎮,結合瓷語言做「泉.瓷」。用陶瓷特有的燒製工藝,火的藝術,多變的肌理,呈現深厚的泉文化。
景德鎮陶瓷界泰斗級藝術家王錫良大師、王隆夫大師親自為泉城題字,其他陶瓷藝術家首次將泉城部分名泉及泉城文化展現在自己的陶瓷作品上,在泉城、泉水文化巨卷中譜寫了新篇章。趙軍說,瓷器是中國先民的偉大發明,是水、土、火的交融、昇華和結晶,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瓷」與「泉」的結合自是別有一番風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