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龍佑銘和文化部副部長董偉(前左一)在港「根與魂」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上。
龍佑銘說,政協是個「大氧吧」,各種思想在這裡交流碰撞,對個人成長非常有益。
「政協委員既是榮譽又是責任,我必須不遺餘力來踐行這份責任!」從非遺教育到經費解決,從文化執法到場館管理,從生產性保護到實施傳統村落保護計劃......龍佑銘的提案始終圍繞非遺保護的各個方面。
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中明顯的「斷代」現象,龍佑銘建議,應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納入職業教育,這不僅能提升職業學校的吸引力,也能讓社會看到「非遺」傳承的希望。
「建議職校聘請傳承人開展授徒教學工作,同時教育廳和文化廳也應在職業教育中增加非遺教育體系和教學基地。目前,貴州盛華職業學院已經開展了三年非遺項目傳承教學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龍佑銘表示。
警惕古村落無序開發
今年1月,龍佑銘與貴州省政協委員唐亞平聯名遞交提案,建議出台《貴州省傳統村落保護條例》,設立「貴州傳統村寨保護專項資金」和「貴州傳統村寨文化傳承專項資金」等。
龍佑銘特別強調,保護傳統村落,不應僅着眼於傳統建築的保護,還應保護好村落中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好人們的生活形態、勞作方式、民俗、道德與價值觀念。「西江千戶苗寨的『經驗』千萬不能複製。目前當地已經進入一種無序開發狀態,讓人非常痛心!」龍佑銘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