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商業史上規模最大的IPO,終於由中國實現。這是馬雲和阿里巴巴的成功,也是互聯網新經濟的成功,更是生態系統規則的成功。如果承銷商行使超額配售權,阿里籌資額將達250億美元,成為史上最大規模IPO。此前IPO募資紀錄前三甲依次是中國農業銀行(221億美元)、中國工商銀行(219億美元)和美國Visa(179億美元)。同時,阿里市值也達到2,383.32億美元,超越Amazon、Facebook成為僅次於Google的世界第二大互聯網公司。即使在全球範圍內,按市值計算阿里巴巴集團也將排名世界第六大公司。
上市是一個企業最好的廣告,可能也是一個企業家最巔峰的時刻。只不過,此時此刻聚光燈都對準了創業者,人們津津樂道於財富神話、苦盡甘來的故事。但作為投資者,他們顯然更關注商業基本面、未來走向。上市前阿里巴巴三大高管與媒體、員工的對話中,涉及到的關鍵詞都是生態系統:董事長馬雲、副董事長蔡崇信、首席執行官陸兆禧,都在用生態系統來描述阿里巴巴的含義。最具象徵意義的敲鐘儀式,更是將生態系統渲染的淋漓盡致。八位用戶代表敲響了阿里紐交所上市鐘聲,他們包括華盛頓州的櫻桃種植者,奧運跳水冠軍、手鐲淘寶店主勞麗詩、微博紅人快遞哥、北京申通勝古分部經理竇立國,以及一位淘女郎等。
內地增長空間滋養成長
實際上,資本市場追捧的是,中國、互聯網及生態系統的三位一體。故事的大背景,當然是中國。中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還處於高速發展之中。與此同時,相比美國,中國的互聯網市場、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要知道,賣東西是天下最嚴肅、最長久的生意。因此,亞馬遜虧損多年、即便盈利也是微利,卻一直受到追捧。耐人尋味的是,亞馬遜也是電商起家,延伸到了雲計算(AWS)、硬件(Kindle)和物流,這其實也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 陳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