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余綺平
英國作家弗萊明(Ian Fleming)塑造了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特工007占士邦,他的小說《金槍》(Golden Gun)中寫道,「對一個特工來說,首要任務就是深諳自己所處的地理位置。」弗萊明深明此道,他選擇了加勒比海的島國牙買加,在那裡,他完成了全部十四本占士邦系列著作。
新書《黃金眼:占士邦誕生地》(Goldeneye: Where Bond was Born)出版後,大受好評。作者柏嘉(Matthew Parker)以活潑的筆法,寫出弗萊明與牙買加的淵源。
弗萊明一九三九年任職英國MI6(軍情六處),二戰期間做間諜工作,戰後每年有兩個月居住牙買加寫作,直至一九六四年病逝。
一九四三年七月弗萊明作為一位「時髦的年輕海軍軍官」,被派遣到牙買加執行任務,反擊德國潛艇在加勒比海所造成的威脅。他被牙買加的美麗風光和原始景色深深吸引,逗留了四天,誓言戰後必定重返。
牙買加原為英國殖民地,一九六二年獨立。當地混雜了英國古老守舊的法律和帝國的克制,瀰漫着異國風情和感官享受,有濃郁的歷史沉澱,又危機四伏,造就了二戰後諜海風雲的背景條件。
一九五三年弗萊明新婚不久,即匆匆忙忙收拾行裝,獨自前往牙買加。他在島北一個叫八條河的小鎮上,買了一塊依山傍水的荒地,又買下一個當地土著運送香蕉的碼頭,興建了一座名叫「黃金眼」(戰時一項任務名稱)的莊園。自此,弗萊明就在「黃金眼」閉關隱居,專心寫作。
當時弗萊明任職《泰晤士報》外聞部經理,他向上司爭取到每年兩個月有薪假期,前往牙買加居住,也正好避開英國二戰後的沉悶生活。
弗萊明以本身的間諜經驗,加上自己對人生的看法來創造占士邦──年約四十歲,風流倜儻,遊歷廣泛,懂多種語言,擁有香車美人,殺人手法專業,享用松露美酒,戴卡地亞袖扣和純金錶......
在「黃金眼」的睡房裡,弗萊明正為書中特工的名字絞盡腦汁。他忽然瞥見書枱上一本書《西印度群島的鳥類》(Field Guide: Birds of the West Indies),該書的作者名占士邦(James Bond)。弗萊明於是順手牽羊,聞名世界的007特工從此誕生。
第一部在「黃金眼」完成的小說名叫《皇家賭場》。新書《黃》作者柏嘉說,弗萊明的妻子並不看好這些諜網小說,她經常譏諷為「黃色淫書」。事實上,弗萊明本身的性格就是遊戲人間,他後來煙酒不離手,每日吸七十支煙,可與書中的占士邦媲美。他因為沉迷酒精,損害健康。五十六歲時心臟病發,逝世於英倫。
牙買加後來成為多部占士邦電影的拍攝地點,包括《諾博士》(Dr.No)和《007之生死關頭》。
二零一一年牙買加政府為島上的第三座新機場命名為「弗萊明機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