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寶鈴 全國人大港區代表
打開Google網站,輸入「香港」,仍可見以下注解:「香港是全球重要的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以社會廉潔、治安優良、經濟自由、稅制簡單和法律制度健全而聞名於世。」但諷刺的是,在舉世聞名的法治之都,一場目無法紀、欺公罔法的佔領行動卻持續超過了一個月。
過去的一個多月,相信在多數港人眼裡,甚至日後的回憶裡,都是一場不可思議的荒唐噩夢。佔領者強行霸佔了城市的主幹道,包括救護車、消防車等所有車輛都只能繞道行駛;以往門庭若市、百業興旺的旺角,暴力衝突四起,人心惶惶;就連高等法院頒發的臨時禁制令,竟也被公然漠視、難以執行。佔領行動發起人知法犯法再謀求自首,藐視法律,公然挑釁政府的管治威信,令到法治精神慘遭踐踏。
過去的一個多月,相信對眾多香港中小型企業、零售商戶、酒店、酒樓食肆等行業而言,更是損失慘重。在「佔中」剛開始的前幾日,就有經濟學家估算,香港損失了3500億。隨着佔領行動持續,這個數字早已無法估算。包括內地自由行在內的遊客料將減少,重創香港旅遊業,直接影響到62萬從業人員的生計;按慣例,每年第四季度是各行各業的旺季,一年的艱辛此時可坐等收成,但如今不少商家捱着貴租卻門可羅雀,有商戶甚至需要關門避禍,苦不堪言。
懸崖勒馬 盡快撤離
過去的一個多月,「佔領區」附近的民眾,出行、生活更是倍受影響。上周日我在北角街站為「還路於民、恢復秩序、維護法治、支援警方」行動募集簽名,不少人大吐苦水:年逾八十的阿婆說為了繞過「佔領區」回家,她需要多行幾條街,還經常蕩失路;在職的夫婦抱怨上月為了輪流照顧停課在家的孩子,他們無奈用盡了年假,旅遊計劃泡湯......佔領行動帶來的不良影響,已滲透進每個人的生活裡。
還記得2003年沙士襲港,我時任仁愛堂主席,親身帶隊赴疫區送關懷。目睹沙士這場「天災」對香港社會及經濟雖有影響,但未算傷及筋骨,而且讓港人更團結一致、守望相助。反而「佔中」卻是人為的禍患,影響經濟、民生之餘,更衝擊到香港的法治、文明,造成「內傷」,破壞深遠。
示威者們聲稱是在「追求民主」、「為香港爭取未來」,用「偉大的理想」來包裝掩飾自己的違法行為,但佔領行動已令到現時的香港滿目瘡痍,又何來「美好的未來」?年輕學子們肆意破壞的香港的今天,亦即是你們即將要承擔的香港的明天。我已年過半百,表態發聲不是為了自己,只是為我們的子女、香港的下一代深感痛心、不值!
民主的進程需要循序漸進,打着「民主」的旗號,進行激烈非法、破壞穩定繁榮的社會運動,必然不得民心,「保普選 反佔中」大聯盟短短9日就募集183萬反「佔中」簽名就足以證明這一點。民意昭昭,不容漠視,希望示威者們懸崖勒馬,盡快撤離,切莫再為了一己私利,繼續犯錯,成為香港的千古罪人,日後遭千夫所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