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振 資深評論員
由於美國的「民調」不似香港「冇王管」、可以私下收錢,預測便精準得多,且不會鬧出「你是中國人還是香港人」的笑話。一如公平、公正的美國民調所測,美國共和黨在中期選舉中橫掃參、眾兩院議席,讓奧巴馬成為「跛腳鴨」、「敲鐘和尚」。奧巴馬上任初曾經是血氣方剛,高調聲稱要「醫療改革」、「嚴控槍支」、「振興經濟」、「從伊阿撤軍」,但由於「美式民主」的制約,醫療改革變成空話,嚴控槍支淪為廢話,振興經濟遙遙無期,駐伊阿美軍不僅無法順利撤回,更派出更多軍人進攻中東國家。
香港發生「佔中」前後,北京通過不同渠道多次向華盛頓發出警告,不要干涉中國內政,煽動、策劃非法集會。奧巴馬雖然極力克制,沒有發出錯誤信息,但國務卿克里還是忍不住對北京指手畫腳,不能這樣、應該那樣。美國雖然極力否認插手「佔中」,但始終無法解釋為什麼邀請陳方安生、李柱銘等政客與白宮官員「偶遇」;駐香港的總領事館特工猛增超過千人;香港反對派頻頻與中情局官員會面;讓《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扮演不光彩角色。
「極不習慣」中國崛起
奧巴馬上台後,高調提出「重返亞太」。五角大樓則頻頻在中國周邊舉行「軍演」,高調聲稱要將美國60%的軍艦佈置在亞太地區,言論明顯針對正在崛起的中國。奧巴馬雖然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但改變不了華盛頓敵視潛在競爭國家政權的陋習。「美式民主」讓白宮官員出訪的時候,總是和克里一樣忍不了口,見縫插針、旁敲側擊、指桑罵槐;「提醒」菲律賓、緬甸、越南、印度等亞洲國家警惕北京。奧巴馬甚至公開聲稱,「如果中國人和美國、澳大利亞過一樣的生活,地球會承受不了」。失衡心態表露無遺。
二戰後,美國依仗自己的軍事和科技優勢,養成為所欲為和「自我陶醉」惡習。軍隊隨意入侵他國,網軍監聽世界100多個國家元首的通話,橫蠻行動毫無顧忌,趾高氣揚、我行我素,最終導致美國財政深陷深淵,赤字越積越多,債球越滾越大,信任度越來越低。美國「元氣」已經大傷,但華盛頓「精英」卻毫無反省、檢討之意,繼續在國際舞台上煽風點火,搞得世界很不安寧。面對中國的崛起和進步,華盛頓很不習慣,甚至變得喪失理智,於是一手鼓動、策劃了香港的「佔中」。
美國困境自身釀成
北約前總司令近日在美國《紐約時報》撰文稱,「隨着中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已經將美國視為競爭對手和潛在敵人」。該文臆測認為,中國正快速增大對科技、軍事的研究投入,很快將實現軍事現代化。反觀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後,經濟債台高築、政府機能紊亂、科技創新能力下降、第一貿易大國已經被北京取代、GDP也將在下個10年被中國超過、對南海的局勢毫無建樹,並很快由北京掌控。文章極度憂心美國世界領導者的角色亦會輕易被他人取代,凸顯華盛頓政客的失衡心態。
事實上,中國雖然成為第二大經濟體,但人均GDP仍然遠遠落後美國等許多西方國家;中國的科技專利申請總量雖然超越了美國,但美國的科技優勢仍然雄居世界霸主;北京的軍事技術雖然獲得長足進步,但都是為了防禦,與美國「想打誰就打誰」、心想到哪裡,戰機和航母就指向哪裡的性質完全不同。中國在東海設立防空識別區,也是為了自身的安全,完全沒有「進攻美軍」的意思,與美國偵察機長期在中國周邊「探頭探腦」的心境完全不同。美國今天的困境,完全由其自身體制釀成,與北京、香港毫無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