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野秋
這時代每天都在生病,最新的病是個洋病,叫「SNS綜合症」。就是有些網站,以「開心」為名,讓大家在上面玩各種自虐或虐人的遊戲。SNS大致是「社會性網絡服務」(Social Network Software)的意思,也有人簡稱為「社交網站」,這就好懂了。
社交本來不是壞事,但SNS式的社交卻有點另類,直接把成年人朝低幼裡帶,社交的基本內容是「遊戲」。看看他們當家的遊戲菜譜就知道了,玩得最多的是「搶車位」,你只要註冊就獲贈一輛車,當然是虛擬的,而且不會是什麼好貨色,你要想換寶馬、平治、勞斯萊斯,就得靠把車停在好友的車位來賺錢;還有「開心農場」,不過不是去辛勤耕耘,而是去辛勤偷菜,把朋友的菜都偷光,你就是牛人;還有「買賣好友」之類,把朋友當作奴隸買來賣去,聊博一樂。
原以為只是小童的把戲,及至越來越多的大人陷入,才知這玩意來勢兇猛。我的熟人不斷給我發來短信:「你再不上去,菜就偷光了」,對這種警告一直置若罔聞。那些朋友有些還是很有身份的,跟他們比起來,始覺本人落伍太多。
可還是願意享受這種「落伍」的感覺,看見別人都在那兒忙得精神虛脫、黑眼圈增大,忙得頸椎酸痛、兩眼無神,我就覺得自己還沒病,萬幸。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保持適度的孤陋寡聞,未嘗不是一種高貴。
看見有個網站掛着一條廣告:「每天都在快樂地進步着」,看起來似乎真是如此,遊戲玩家每天都在長分,每天都在陞遷,每天都有道具在虛擬的空間叫賣,一片虛擬的熱鬧。但真的是進步嗎?
有心理學家一語道破,這實際上是當代人「人際焦慮」的表現,網上隨意處置事務「很容易挫敗人們處理現實的能力,進而形成新的心理封閉,導致現實交友、工作等能力的全方位退化」。
有人覺得說重了,在我看來,比這還要嚴重。那些「開心」的網站可以讓玩家屏蔽掉面前的現實,但代價往往是讓他們最終被現實所拒絕和拋棄。當代人從整體上在退化,這是不爭的事實。汽車越來越多,肢體卻越來越弱;食品越來越精,胃口卻越來越小;錢包越來越鼓,慾望卻越來越難滿足;醫療越來越發達,疾病卻越來越可怕。前幾日,一位朋友在飯局上憂心忡忡地說,現在的傳染病是越來越多了,我當即正色告之,不是傳染病越來越多,而是我們的免疫力越來越低。
跟身體的免疫力低下比起來,我們精神的免疫力更是江河日下。孔子時代沒有電腦、汽車,但有《論語》、《孟子》,此後的兩千五百年,沒有思想能出其右。春秋戰國以降,後人只有對孔孟老莊解釋、補白的份,我們的思考能力沒有長分,因為我們有太多的菜可以偷了。偷了孔孟老莊的菜,佔了孔孟老莊的車位,我們每天都在快樂地退步着,卻以為我們在進步。這本來是二十一世紀最不開心的事情,現在卻被當成最開心的標本,在網絡世界上裸露着,在白領人群間傳染着,像不可遏止的伊波拉。
但願我們不要在每天大踏步地退步時,誤以為我們在進步。
|